-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与李白的神奇之旅,与诗词的浪漫邂逅
达州市渠县三汇第六学校:郭思作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神奇壮丽,感受作者豪迈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古诗词的含义,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包含的哲理。
一、导入新课
1、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唐代诗人李白是这句话最忠实的践行者。据统计,李白一生到访过 18个省市,攀登过80多座高山,游览过60多条江河。他用笔撰写着自己的旅行日志,又用诗词描绘着眼前的 美景。
2、小朋友们,我们也要跟着李白游祖国的大好河山,诗词是我们最好的向导。今天我们来到长江中下游地 区,乘船行驶到安徽的当涂附近。两岸忽然出现了高高的山峰,这就是隔江对立的天门山了,面对如此美景,李 白在这里写下了一首《望天门山》。诗云:“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 边来”。
二、简介天门山和作者
三、教师范读古诗
四、品读古诗,学生自由读,找出诗中写景的词语。
五、师生共同学习古诗
1、学习古诗前两句。想象画面,理解诗词。着重理解“中断、楚江、至此回”
2、传说之中这天门原是闭合的,只因一把利剑以不可抵挡之势将它劈开。在读读这句话,你找到这把利剑 了吗?引导学生注意“开”字是什么意思。
3、让我们想象着奔腾东去的楚江水,咱门一起读!
4、这又是怎样的水啊!诗中那一句写了?又是谁有如此能耐让汹涌不可挡的楚江“至此回”呢?理解“至 此回”指名读读!
5、看,湍急的河水到这里收到了谁的阻挡?着重理解“回”。
6、险峻如刀砍剑劈的天门山,楚江水汹涌而去,撞击天门山形成巨大回旋。之后,又浩荡而去。齐读1、2句。
7、1、2句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作者想表达什么?(板书)
8、继续交流学习后两句诗词。这两句诗词中你对那个词语不理解,说说诗的含义。
9、这又是怎么样的山呢?仅仅是绿吗?你是从哪个字读出来的?
10、两岸的青山相对着,怎么会有出来的感觉呢?让我们再来读读下一句:“孤帆一片日边来”。你知道了 什么?
11、现在我们联系这两句来探讨诗人李白是在哪儿望天门山?你又是从那个字读出来的?两句结合理解“出” 字妙在哪里?
12、后两句诗句有什么联系,师生共同讨论。(版书)
六、入情入境,深悟诗
1、师述:唐玄宗开元13年,25岁的李白第一次离开家乡,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又带着对未来前途 的忐忑之心。当他乘舟顺江而东,途径 天门山,天门山就像大门一样敞开,让他的眼前豁然开朗。于是,他挥 毫写下了这首{望天门山}2、听完老师的介绍,你觉得诗人当时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呢?
3、看,在那水天相接的地方,一条小船慢慢地驶过来了。让我们的诗人一道坐上这只小船,望见这样的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望见这样的水“碧水东流至此回”。小船顺流而下,从两山之间穿过,只见“两岸的青山相 对出”继续往前行驶,看见的还是“两岸的青山相对出”这是因为“孤帆一片日边来“
4、山的热情水的澎湃,皆是诗人那喜悦的心情。在诗词的带领下,我们仿佛看到了天门山的气势,更感受 到了诗人喜悦的心情。齐读古诗。
七、总结: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八、作业:谈谈你学这首古诗的感受,并把这首古诗背诵给家人听和默写。
九、板书
望天门中断一楚江开山水
天碧水东流一至此回相印
门青山一相对出以动
山孤帆一日边来写静
望天门山教学反思
当《望天门山》这首诗讲完,心里备感轻松。不光是按规律定课时讲完,而且在课堂上我以诗词为向导与 孩子共同欣赏和学习。
初备课,反反复复看教材参考,自我感觉这首诗难讲。怎样拉近孩子们与诗词的距离,同时又要带动大家的 兴趣呢?于是教学初设计这样的环节:我们跟着李白游中国。
下面就请同学们跟随李白去欣赏美景,孩子们反复朗读〈望天门山〉这首诗,想象画面,理解诗词。
教师对难点适当的点拨,抓重点字理解这首古诗,感悟这首诗的非凡意境。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诗人敏锐的 观察力,精炼的语言,更让学生从侧面感受到天门山的形态美及动态美。
第一次尝试这样的教学,初衷是打破传统古板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在一场愉快的旅行中感悟诗词的魅力。 在教学中明显感觉紧张,害怕漏掉设计的环节达不到设计的初衷。相信多尝试几次这样的教学应该会取得经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慈母情深》教学设计.docx
- 工厂经营管理招标管理规定.docx
-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docx
- 数控加工生产实习心得体会(7篇).docx
-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组坐井观天教学设计.docx
-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四季之美教学设计.docx
- 爱上读书教育演讲稿通用.docx
-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七律·长征.docx
-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狐假虎威.docx
-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一块奶酪》教学设计.docx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