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惩罚进行管理》案例分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用惩罚进行管理》案例分析 这个案例讲述了美国一家汽车代理公司的销售经理查尔斯.派克为了改善员工绩效,偶尔采用怒斥员工等惩罚措施,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同时激励顾问奥布里. 丹尼尔斯和美国 TuWay Wireless 公司销售经理也通过事例说明管理人员不向下属说明绩效差的不良后果,可能引火上身。惩罚有时能及时点拨一下那些工作懈怠或者没有意识到 自己绩效很低的人。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对于一些业绩不好的员工,公司经过提供帮助后仍然不起效果,偶尔采取惩罚的措施还是很凑效的(如查尔斯怒斥员工);同时,对于那些工作懈怠或者没有意识到自己绩效低的员工,采取惩罚的措施可以起到点拨的作用。但采取惩罚的措施并不是总有效,就像查尔斯所说的“如果偶尔为之,它就真的凑效”,若经常对员工进行惩罚,时间久了可能会使员工习以为常,不再重视, 也可能让员工产生逆反心理或抵触情绪,而这两种情况无论哪种都会使惩罚不起效果。同时,并不是对任何人采取惩罚的措施都可以起到效果,对于那些工作懈怠或认识不到自己绩效低的人确实能起到一定 点拨效果,但是对于工作努力、积极性高而因某些特殊原因导致绩效低的员工,采取惩罚措施未必有效,甚至可能起到反效果。 惩罚措施只是一些管理人员激励员工提高绩效的一种方式,但不 是唯一方式。激励员工的方式有很多,我们可以通过认可员工的成绩、 让员工参与管理或决策、公开表彰、奖金激励、晋升激励、股权激励、 提供学习机会、良好的工作环境、休假等方式激励员工,提高员工工 作效率。 当员工完成某项工作时,最希望得到的是上司对其工作的肯定, 若能掌握好时效,适时认可员工成绩,可以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让 员工参与企业管理,使员工有主人翁意识,让员工认识到企业的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主动工作优于被动工作,使员工工作有目标,企业利润有保障。公开表彰能进一步加速激发员工渴求成功的欲望,当众表扬员工工作出色,就等于告诉他,他的业绩值得所有人关注和赞许。 这样不仅激励这个员工更加努力的工作,同事也激发了其他员工渴求成功的欲望。 激励员工的方式有很多,到底采用什么样的激励方式,需要企业 了解员工需要什么,找到激励员工的动力。因此每个企业激励员工的 方式各不相同,例如: 美国大陆石油公司实行了一项以点数积分的奖励制度,当员工在 一年中的奖励点数积累到360 点以上,就能获得此项殊荣。 美国国际商务机器公司(IBM)采取创立“100%俱乐部”的方式奖励员工,明确规定只要表现好,完成工作任务出色即可加入。IBM 公司还有个惯例,就是为工作成绩名列前85%以内的销售人员举行隆 重的庆祝活动。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1999 年实施了一个称为“快速感谢”(Quick Thanks)的激励计划。该计划规定,员工可以提名任何一位同事接受价值 25 美元的礼品券。此礼品券可在指定餐馆或商场使用。据统计, 在实施的当年就颁发了1 万份礼品券。贝尔实验室规定了一项“偷” 成果奖,专门奖励采用别人成果而取得突出成绩的人,每月评一次, 获奖者的事迹和照片将摆放在最引入注目的地方。 …… 每个公司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了各自独特的激励方式。同时,每个员工内心的动机各不相同,因此激励出色的工作方法也应因 人而异。无论哪种激励方法,只要应用得当都能起到显著的效果,正 如案例中查尔斯.派克偶尔惩罚员工一样,惩罚应用得当,销售人员 提升了销售业绩。

文档评论(0)

dqy118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上海海滋实业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10115MA7DL1JF2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