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薄层色谱法分析(分析化学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定性分析0102定量分析 薄层色谱法的操作步骤薄层色谱法是如何进行分离的吗? 点样展开剂薄层色谱薄层色谱法的操作步骤 吸附系数大的移动慢,吸附系数小的移动快,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薄层色谱法的操作步骤 在薄层板上的位置比移值(Rf)相对比移值(Rr) 你们还记得如何计算比移植和相对比吗?薄层色谱法的操作步骤 比移值(Rf)相对比移值(Rr)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被测组分的移动距离与流动相迁移的距离之比。指在一定条件下,被测组分的移动距离与参考物迁移的距离之比。薄层色谱法的操作步骤 在一定的条件下,不同组分的吸附能力是不同的,因此不同组分的比移植或相对比移植也是不同的定值,因此可利用组分的Rf 或Rr值进行定性分析。薄层色谱法的操作步骤 定性分析01 薄层色谱法中,在一定的条件下,由于组分的Rf 或Rr值是一定值,因此可利用组分的Rf 或Rr值进行定性分析。薄层色谱法的操作步骤 吸附剂种类活度颗粒大小展开剂纯度和极性薄层厚度展开方式点样量展开槽中的预饱和状态温湿度不同的条件下,同一组分的Rf 或Rr值是不同。影响Rf值的因素薄层色谱法的操作步骤 1、利用Rf 值分析:试样对照品同一薄层色谱板上展开试样与对照品的Rf值及其斑点颜色比较进行定性薄层色谱法的操作步骤对照品Rf 值试样与对照品为同一物质 2、利用Rr值分析:利用Rr值进行定性更为可靠实际工作中与文献收载的Rr值比较进行定性与对照品的Rr值比较进行定性。薄层色谱法的操作步骤 肼是一种诱变剂和致癌物质,中国药典对异烟肼原料和注射用异烟肼中游离肼的检查均采用薄层色谱法。此注射液样品中含有游离肼致癌物质例一、异烟肼中游离肼的检查:游离肼对照物纯异烟肼对照物某异烟肼注射液样品薄层色谱法的操作步骤 1是丹皮酚2~5是不同厂家的六味地黄丸例二、六味地黄丸主要成分丹皮酚的检测薄层色谱法的操作步骤能否通过薄层色谱来检测各厂商生产的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的含量呢? 02定量分析 1、目视比较法系列溶液试样溶液同一薄层板上注:本法适用于近似含量的测定,准确度不高。误差在±10%展开后观察斑点颜色深浅和大小薄层色谱法的操作步骤 1是样品,2-5是纯组分对照品,从图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样品产生的斑点大小在对照品4和5产生的斑点大小之间,因此样品中主要成分的含量介于对照品4和5之间。薄层色谱法的操作步骤 2、斑点洗脱法:对照品制成溶液 点于薄板两侧样品制成一定浓度溶液 点于薄板中间展开用适当的溶剂将试样组分完全洗脱下来,再用分光光度法或其它分析方法进行定量。对对照品显色,以此为依据刮下样品中待测组分所在斑点位置薄层色谱法的操作步骤 3、薄层扫描法: 用一束长宽可以调节的一定波长、一定强度的光照射到薄层斑点上进行整个斑点的扫描,用仪器测量通过斑点或被斑点反射的光束强度的变化,由于光束强度的变化与斑点的大小和颜色深浅有关从而达到定量的目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都很高薄层色谱法的操作步骤 薄层色谱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 根据被分离组分的极性选择吸附剂:一、固定相(吸附剂)的选择1. 选择原则被分离组分的极性强——弱极性吸附剂;被分离组分的极性弱——强极性吸附剂;薄层色谱固定相和流动相选择 一、吸附剂的选择2. 吸附剂颗粒的大小与分离效能的关系 颗粒大,展开速度快,分离效果差,斑点较宽;颗粒小,展开速度慢,分离效果好但产生拖尾。薄层色谱固定相和流动相选择 常用的固定相吸附剂主要有:硅胶、氧化铝、聚酰胺、硅藻土及纤维素等。3. 对吸附剂颗粒的要求:大小适宜,颗粒均匀。4. 常用的固定相吸附剂薄层色谱固定相和流动相选择 流动相洗脱的过程实质:就是流动相分子与被分离的组分分子竞争占据吸附剂表面吸附活性中心的过程。 流动相的要求纯度高 稳定 对样品溶解度大 粘度小 二、流动相(展开剂)的选择薄层色谱固定相和流动相选择 1. 流动相展开剂的选择原则 与柱色谱中的洗脱剂的选择一样,根据被分离组分的极性,遵循“相似相溶”原则选择展开剂。 被分离组分的极性强——极性大的展开剂; 被分离组分的极性弱——极性小的展开剂;薄层色谱固定相和流动相选择 常用溶剂的极性顺序为: 常用吸附剂的极性顺序为: 增大增大流动相展开剂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试样的极性。 薄层色谱固定相和流动相选择 <二甲胺<酯类<酮类<醛类<硫醇<胺类<醚<硝基化合物烷烃<烯烃<酰胺类<醇类<酚类<羧酸类 小极性大多糖、蛋白质等大分子、生物碱盐苷类(皂苷、黄酮苷、蒽醌苷)黄酮、蒽醌等苷元、有机酸香豆素、萜类、挥发油等亲脂性成分极 性 渐 小薄层色谱固定相和流动相选择 2. 流动相展开剂的选择要求 薄层色谱分离中一般要求各斑点的Rf值在0.2~0.8之间,Rf值之间应相差0.05以上.

文档评论(0)

学而思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而思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