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放射治疗] (一)体外放射治疗 1.术前放疗 (1)适应证:适合于Ⅱ、Ⅲ期患者。 (2)剂量:总量40Gy/4周。 (3)设野:照射野包括盆腔淋巴结在内, 不侵犯粘膜底层者,不发生转移; 没有浸润肌层有20%区域淋巴转移; 而侵至深层膀胱壁50%淋巴结转移。 尤其膀胱顶及分化不好的癌,淋巴结转移率更高。上界:腰5下缘;下界:闭孔下缘;外界:仅超过盆腔侧壁1.5cm。 2.根治性放疗 (1)适应证:Tl-T3不能于术者,T1期应尽量选择 手术,晚期膀胱癌应用单纯放疗生 存率不高。 (2)设野:全盆照射45~50Gy/4.5—5周→残存 瘤补充10-20Gy, 照射野以前一野后二野的剂量分布较合理。 3.术后放疗 (1)适应证: ①膀胱部分切除后,膀胱内、骨盆或腹壁有残余,或有肿瘤种植的可能性; ②全膀胱切除术后已有盆腔淋巴结及已有肿瘤种植 (2)设野:与根治性放疗相同,全盆照射45—50Gy/4.5—5周→缩野补量10-20Gy,补采用前一野后二野。 4.全盆及全膀胱照射 (1)全骨盆照射野: 上界-骶髂关节中部,少数在L5下缘; 下界-闭孔下缘,如果有膀胱颈、前列腺、尿道受侵则 可延伸包括受侵部位; 侧界-骨性骨盆外1.5cm。前后二野对穿,或前、后和 双侧四野照射,或前—野后二野照射及旋转照射。前—野后二野具有膀胱前壁剂量偏高而直肠受量较低的特点,有利于减轻直肠反应,详见图。 (2)全膀胱照射野范围包括膀胱外2cm区域,可使用前后二野、前一野后二野及旋转照射等。 (二)其他放疗方法 1、组织间插植性放射治疗:应用192铱、l37铯 等,可单独使用,或配合适当的外放射治疗。 2、术中放疗:术中暴露膀胱肿瘤,使用4—6MeV电子线, 一次性给予25-30Gy,术后补充体外照射。也可用于肿瘤切除后残存肿瘤的治疗。 ?3、腔内放疗:已很少应用。 ★膀胱癌具有多中心性、术后易复发的特点。 [放疗合并症] 1、放射性膀胱炎→膀胱纤维化→挛缩性胱; 尿路刺激症状,重者需手术解决; 膀胱直肠瘘、膀胱阴道瘘; 2、直肠反应 占3-4% 3、小肠反应 1-2% 表现为肠粘连、肠梗阻、狭窄、穿孔等 体外放疗肿瘤量在6000cGy以下,60%病人不出现严重并发症 [预 后] 1、T163%, T221%, T310%, T40; 2、膀胱鳞癌:特点是局部蔓延,预后较差。五年生存率13.7%。目前提出对T3、T4、高分级膀胱鳞癌用高剂量术前放疗→根治性手术,五年生存率45-53%; 3、膀胱腺癌:常局部复发,五年生存率5%。 膀 胱 癌 [概 述] 膀胱癌(bladder cancer)是泌尿生殖系统中最多见的肿瘤之一,居第二:在全身恶性肿瘤中属多发病,占2%~3%。发病年龄在50一70岁,男女发病比例为3:1。 多数为移行上皮细胞癌。 好发部位在三角区、两侧壁及颈部。 [解剖结构] 肌性囊袋 ,一般正常成人容量300-500ml , 最800ml; 新生儿成人的1/10;老年人张力减低 容量增大。 解剖结构:膀胱尖 膀胱底 膀胱颈 膀胱体 位置 : 位于小骨盆内, 前为耻骨联合,后为精囊、输精管壶腹和直肠 动脉供应:髂内动脉前支—膀胱上、下动脉, 闭孔动脉和阴部内动脉的分支。 [局部侵犯和转移途径] 1、表浅型—侵及黏膜及黏膜下层,占60-70%, 远转10%; 2、浸润型—侵及肌层,40-85%出现或将会出现 远转,发生率与病变期别和局部病变侵犯程 度有关。 未侵及肌层者只有20%出现区域性淋巴结转移 肿瘤位于顶部时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率较高。 最常见转途径是淋巴结转移 血行转移多见于晚期—肝、骨、肺等 [病 因] (1)慢性炎症; (2)化学物质:工业污染持别是芳香族的胺类,日常生活中接触的染料、橡胶塑料制品、油漆、洗涤剂等。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Hi5622V100 (海思AX3000低成本路由器wifi芯片)用户指南.pdf
- 2023年保安员笔试考前题库500题(含答案).pdf VIP
- 2024年联通智家工程师(初级)认证理论备考试题库(附答案).pdf VIP
- 2012款陆风X8_汽车使用手册用户操作图解驾驶指南车主车辆说明书电子版.doc
- 2024年中考数学压轴题型(安徽专用)专题08 解答题压轴题(几何综合(一)(学生版).docx
-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方案.doc VIP
- 2016年大学日语专业四级考试真题.doc VIP
-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指导书.doc VIP
- (完整版)军事地形学.pptx
- 联通智家工程师初级认证理论备考试题及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