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下册《蜜蜂过江》初中音乐导入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同学们可以说出我国多少个少数民族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蜜蜂过江》就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新课纳西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为云南特有民族之一,绝大部分居住在滇西北的丽江市,其余分布在云南其他县市和四川盐源、盐边、木里等县,也有少数分布在西藏芒康县。纳西族有本民族语言,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诗文、绘画、雕塑、乐舞艺术名扬古今中外。新课这首曲子选自《纳西一奇》,这部交响音诗由当代中国作曲家朱践耳完成于1984年春。同年在第十一届“上海之春”由上海交响乐团首演,由黄贻钧指挥。这部作品以云南纳西族的口弦音乐为基本素材。纳西族民间音乐中小巧玲珑的口弦,更是别具一格,为诸奇中之又一奇。于是这部作品便以此而取名。新课欣赏乐曲,试着归纳其风格特点。——它用音乐造型手法,描绘蜜蜂由远而近,越过滔滔江水后又逐渐远去,意在以勤劳、不畏艰险的蜜蜂象征纳西人民勇敢豪放的性格。新课分段欣赏:第一段以小提琴和长笛交替演奏的十六分音符旋律为蜜蜂主题,用音色粗壮的铜管描绘大江。蜜蜂主题为D调,大江主题为降A调,两主题的叠合,刻画了由远方嗡嗡飞至的蜜蜂遇到拦断了道途的江水。新课分段欣赏:第二段两主题的调性分别作上、下小三度的推移,在F调上重合,描绘蜜蜂在江河上空飞越。新课分段欣赏:第三段两主题的调性再次分别作上、下小三度推移,蜜蜂的调性(降A)与大江的调性(D)正好是第一段两主题调性的互换,意味着蜜蜂飞过大江后,“弱者” 变成了“强者”、貌似强大的江流被小蜜蜂“征服”了。小结在我国云南丽江地区居住者20余万古老的纳西族人民,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字,有悠久的文化传统。《蜜蜂过江》选自《纳西一奇》的第三乐章,是一首轻快诙谐的曲子。作者用弦乐和木管快速轻盈的密集音符,嗡嗡得奏出蜜蜂主题,仿佛将生动的画面置于我们面前。经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纳西族的音乐风格。感兴趣的同学在课后可以继续搜集、欣赏,感受音乐的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