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肉牛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汇报时间汇报人:目 录CONTENTS肉牛行业综述肉牛发展环境0102肉牛现状分析肉牛发展趋势0304肉牛投资分析肉牛竞争格局0506肉牛行业概述01行业定义发展历程行业产业链行业定义肉牛行业定义肉牛即肉用牛,是一类以生产牛肉为主的牛。肉用牛的特点是体躯丰满、增重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产肉性能好、肉质口感好等,能够提供肉类食品和其他副食品。牛肉是指从牛身上得到的肉,为常见的肉品之一。牛的肌肉部分可制作成牛排、牛肉块或牛仔骨,也可与其他的肉混合做成香肠制品。牛的其他可食用部位包括牛尾、牛内脏、牛舌等,而牛骨可用做饲料。中国本土肉牛更适合耕种及劳役,肉用品质一般,且产肉量少。为提高肉牛品质及产肉量,中国从法国、瑞士等地进口了优质的肉牛品种如西门塔尔牛和夏洛莱牛。中国本土肉牛与进口肉牛杂交形成了现有的杂交肉牛,如三河牛、新疆褐牛。杂交肉牛也是中国肉牛行业现阶段养殖品种最多的肉牛种类。肉牛的主要饲养方法分为草饲和谷饲,由于中国牧区有限,牧草资源受到保护,现阶段中国肉牛的主要饲养方法为谷饲,其中饲料大多需用到玉米等混合谷物。行业发展历程第一阶段发展初期(1979-1990年)这一阶段农业机械紧缺,役用牛是主要的耕畜,中国的肉牛也以役用牛为主。政府规定严禁屠杀能繁母牛、种牛和青年牛。中国肉牛行业的发展从1979年开始。这一年中国开始投资建设肉牛生产基地,农业部在全国建立144个养牛基地县,加速了肉牛品种改良工作进展,逐渐形成了以饲养役用牛为主,肉用牛为辅的生产格局。中国肉牛行业在此后逐步兴起,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等地进行的肉牛育肥工作进展速度较快,如河北省廊坊地区大厂、香河、三河三县逐渐形成肉牛规模化生产牛现状分析0303行业市场规模行业现状行业现状中国肉牛行业产能不足,头均出肉量低,致使中国牛肉供给不足。中国肉牛市场的供给由国产与进口两部分构成,2015-2019年,中国牛肉进口平均增长率达到37.9%,2019年中国牛肉进口总量为240.0万吨。随着中国消费者需求量逐年增长,进口牛肉占中国总消费量的比例逐渐提升,从2015年的9.7%快速提升至2019年的25.9%,中国牛肉消费对进口牛肉的依赖程度明显增加。近年来,中国各港口、海关等查获、销毁的走私牛肉数量持续增加,说明中国牛肉供需矛盾较大。中国的进口来源国集中在南半球的大洋洲与南美洲。中国进口牛肉的五大主要来源国为巴西、乌拉圭、澳大利亚、阿根廷和新西兰,占据全部中国进口牛肉的96.8%。此外,中国也会从美国、加拿大等国少量进口牛肉。其中,巴西和澳大利亚的冷冻牛肉出口位于全球前三,随着中国牛肉进口需求的增加,中国与其在牛肉贸易的合作将增加。近年来,许多中国肉牛企业投资收购巴西、乌拉圭等国的肉牛养殖场与屠宰厂,建立肉牛全产业链跨国业务,中国进口牛肉业务将稳定发展。中国近年来快速拓展从欧洲进口牛肉的业务,中国增加从欧洲主要牛肉出口国如爱尔兰等国家的牛肉进口量。行业市场规模2016年,中国肉牛出栏数量提升,进口牛肉数量增加,使中国牛肉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导致牛肉价格较前一年小幅下滑,肉牛市场规模小幅下降。2019年,中国肉牛市场的价格与需求同时增长,促使中国肉牛市场规模明显增加,达到5,880.6亿元。未来,中国消费者对牛肉需求量稳步增加将推动中国肉牛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且增速保持稳定,2022年肉牛市场规模有望突破6,000.0亿元,2024年市场规模有望超过7,600.0亿元。行业市场规模在非洲猪瘟与新冠肺炎“双疫情”因素的影响下,牛肉产品的消费替代功能及营养价值功效逐渐显现,2020年我国牛肉消费需求始终保持强劲态势,全国牛肉批发均价全年维持高位运行,且每月均高于历史同期价格,并最终在2020年11月份创下历史最高纪录:每千克85.57元,比2019年峰值高0%,全年平均价格约为80元/公斤,比2019年上涨17%。行业现状中国肉牛养殖缺乏规模效益,头均出肉量少中国的肉牛行业由农户小规模养殖占主导,专业化程度及出肉量水平较低。2019年,中国肉牛养殖方式以小规模散养为主,养殖规模在10头以下的散户数量占比高于50%,100头以上规模的养殖户占比不到20%,行业集中度较低,无法形成规模经济,肉牛整体养殖效率低下。世界平均肉牛头均出肉量为217.6千克,而中国肉牛头均出肉量约为150.0千克,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肉牛养殖技术亟待提升。养殖成本高,多数养殖户收益低近年来,中国对于各地的山地和草原实施禁止放牧的政策,农户养殖肉牛只能投喂饲料的方式饲养。饲料开支使肉牛养殖成本显著增加,平均一头肉牛的养殖饲料费用约为4,800元,相较放牧养殖肉牛的成本,头均养殖成本提高了900多元,这导致多数肉牛养殖户收益较低。由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