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点一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5年7考)1.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1)实验材料:S型和R型肺炎双球菌、小鼠。?S型细菌R型细菌菌落光滑粗糙菌体______多糖类荚膜_____多糖类荚膜毒性_____毒性,使小鼠患败血症死亡_____毒有无有无
(2)实验过程及结果:(3)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 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死亡不死亡死亡转化因子
1.体内转化实验中“加热”是否已导致DNA和蛋白质变性?提示 加热杀死S型细菌的过程中,其蛋白质变性失活,但是其内部的DNA在加热结束后随温度的恢复又逐渐恢复活性。
2.体外转化实验中导致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时遗传物质、原料、能量分别由哪方提供?其转化的实质是什么?提示 实现转化时遗传物质来自S型细菌,原料和能量均来自R型细菌,转化实质为“基因重组”。
2.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1)实验目的:探究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DNA还是蛋白质或多糖?(2)方法:直接分离S型细菌的DNA、荚膜多糖、蛋白质等,将它们分别与 混合培养,研究它们各自的遗传功能。R型细菌
(3)实验过程及结果(4)结论: 是“转化因子”,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DNADNA+DNA酶DNA
考点二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1.实验材料 。(1)噬菌体的结构及生活方式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DNAP外壳S寄生
(2)噬菌体的复制式增殖增殖需要的条件内容模板_________的DNA合成噬菌体DNA的原料__________提供的四种脱氧核苷酸合成噬菌体蛋白质原料大肠杆菌的氨基酸场所__________的核糖体噬菌体大肠杆菌大肠杆菌
2.实验方法 法。该实验中用35S、32P分别标记 。同位素标记蛋白质和DNA
3.实验过程(1)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噬菌体噬菌体
(2)侵染细菌高低低高
4.实验结果分析(1)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其 进入细菌细胞中,而 留在外面。(2)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 遗传的。5.结论 是遗传物质。DNA蛋白质外壳DNADNA
“二看法”判断子代噬菌体标记情况
关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2个关键环节——“保温”与“搅拌”(1)侵染时间要合适——若保温时间过短或过长会使32P组的 。原因是 (2)“搅拌”要充分——如果搅拌不充分,35S组部分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没有分离,噬菌体与细菌共存于沉淀物中,这样造成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 部分噬菌体未侵染或子代噬菌体被释放出来。沉淀物中出现放射性。
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设计的比较实验名称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实验思路设计原则设法将DNA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研究它们各自不同的作用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处理方式的区别直接分离法:分离S型细菌的DNA、多糖、蛋白质等,分别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同位素标记法: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的特征元素(32P和35S)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注:两个实验均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真题重组 判断正误(1)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O2来自于水与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所用核心技术相同(2016·课标Ⅲ,2B)( )(2)赫尔希与蔡斯以噬菌体和细菌为研究材料,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区分蛋白质与DN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2015·江苏卷)( )√√
(3)T2噬菌体可利用寄主体内的物质大量增殖(2013·海南,13D)( )(4)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2013·新课标Ⅱ,5改编)( )(5)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2012·山东,5B)( )√√×
2.教材P46“思考与讨论”改编(1)以细菌或病毒作为遗传物质探索的实验材料有何优点?提示 细菌和病毒作为实验材料,具有的优点是:(1)个体很小,结构简单,容易看出因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核酸和蛋白质外壳。(2)繁殖快。细菌20~30 min就可繁殖一代,病毒短时间内可大量繁殖。
(2)尽管艾弗里、赫尔希等人的实验方法不同,但其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却有共同之处,你能否具体指出?提示 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设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遗传与进化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邓君.pptx
- 高中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遗传与进化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复习课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pptx
- 高中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遗传与进化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必修二第二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pptx
- 高中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遗传与进化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探究核基因在细胞中的位置.pptx
- 高中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遗传与进化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生物网课用.pptx
- 高中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遗传与进化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精子的形成过程.pptx
- 高中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遗传与进化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遗传实验设计.pptx
- 高中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遗传与进化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遗传技巧.pptx
- 高中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遗传与进化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零诊适应训练试卷问题分析.pptx
- 高中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遗传与进化基因的本质.pptx
- 高中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遗传与进化基因的本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pptx
- 高中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遗传与进化基因的本质四川省成都市新都中生物王瑶DNA的复制.pptx
- 高中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遗传与进化基因的本质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pptx
- 高中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遗传与进化基因的本质教学设计DNA分子的结构.pptx
- 高中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遗传与进化基因的本质李建萍月号公开课.pptx
- 高中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遗传与进化基因的本质构建模型,探究DNA复制方式.pptx
- 高中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遗传与进化基因的本质组内公开课轮复习zhl.pptx
- 高中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遗传与进化基因的表达ltt《基因对性状的控制》.pptx
- 高中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遗传与进化基因的表达《基因对性状的控制》.pptx
- 高中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遗传与进化基因的表达中心法则.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