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史教案-中华民国时期的音乐.docVIP

中国音乐史教案-中华民国时期的音乐.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章?? 中华民国时期的音乐 ? 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音乐的发展,处于一个深刻的社会变革与文化转型时期。到20世纪中叶,中国的社会变革经历了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和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时期深刻的社会变革,使中国音乐文化历史发展进入一个崭新阶段,因其相伴随的民族解放和人民的解放,给音乐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推动力,与此同时,也在各个时期产生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因其艺术创作成就以及与民族解放斗争事业、与人民的心声相连,得到广大中国人民的认同、喜爱,从而使自身获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与审美价值,并在中国音乐的历史上留下堪称辉煌的音乐篇章。 与此同时,由于变革中的文化主动选择,西方音乐作为西方文明的一部分,其中某些文化要素被纳入近代中国音乐文化变革的潮流中,并被有选择地接受。从文化的意义上讲,中国近代音乐文化在其转型、衍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与以往音乐历史现象迥然不同,并一直影响至21世纪中国音乐发展的双文化现象,即:仍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上生息、衍变的传统音乐,以及在此基础上因学习西乐、受其影响而有所发展的新音乐,和随着西方文化东进而传入的西方音乐(包括其音乐形态、技术理论、音乐观念、教育体制、音乐行为方式等),以及在此基础上经中国人的选择、吸收、创造而产生的新音乐,这两种文化现象的并存。在中西音乐相互影响、融合的文化转型过程中,两者虽然呈现有不同的文化特质,甚至在许多时候,在音乐的形态、表达方式等方面表征为不同的文化传承关系,但是,在动荡的时代风云与社会变革的大舞台上,也都在不同程度上顺应着时代的进步与变革的需要,产生了一批值得珍视的新的音乐文化成果,展现了近百年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新风采。 ? 第一节传统音乐的发展 一、民歌 这一时期的民歌,作为经广泛口头传唱而生存、传播、发展的民间音乐体裁,一方面,仍然以传统的文化行为方式,活跃在广大农村地区,成为民俗文化生活不可少的成分。另一方面,民歌中也不断产生出反映新的生活状况、新的社会矛盾及人民思想情感的民歌谣曲。比如一度出现了反映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揭露帝国主义鸦片输入和侵略罪行的民歌;有的民歌反映在官僚买办剥削压榨下我国早期工人的苦难生活,也有的民歌反映民众的困苦生活和哀怨情感。这些民歌大多根据流传各地的民歌曲调加以改编、填入新词而成,不少作品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强烈愿望和思想倾向。 辛亥革命,特别是五四运动前后,在城市生活中也涌现出不少以流行时调小曲填词、表达现实生活情感的城市小调。虽然在城市妓院、酒楼、茶坊等娱乐场所流行的多是些趣味低级、格调庸俗的歌曲,但是在城市生活中,也产生了一些针对时弊、痛斥北洋军阀对外勾结帝国主义、对内镇压爱国民众,以及揭露社会腐败、要求摆脱封建枷锁、同情人民苦难的歌曲。这些新民歌与城市小调的创作,经常是以流行曲调填词改编,因其通俗而易被接受。 在城市音乐生活中,民歌小调的流传,也对专业音乐创作(例如群众歌曲、艺术歌曲、电影歌曲)以及某些娱乐性的歌舞音乐产生有一定影响。在三四十年代的群众性歌咏活动中,出现了不少利用民歌小调的曲调,重新进行填词改编而创作的革命歌曲,这类新民歌因其文化属性的改变,已不属于一般意义上的城市民俗音乐。 二、戏曲 戏曲艺术在近代的发展,最突出的剧种是京剧。京剧的各种流派及其代表人物,都对京剧的唱腔、表演艺术风格的发展,做出了不同的贡献。京剧成为古代社会进入近代社会最后一个成就甚高、影响广泛的戏曲剧种。 京剧的发展,也受到时代所给予的各种影响。例如,在内忧外患的社会局势下,一些优秀传统剧目(如《打渔杀家》、《李陵碑》、《岳母刺字》、《秦琼卖马》等),或以强烈的爱国情怀,赢得观者具有时代意识与感触的心理共鸣,或以落魄英雄、蒙难忠良引起同代人对国事是非怀有的感慨情怀。清末民初以来,更有一些接受新文艺思想的京剧艺术家如汪笑侬、潘月樵和夏月珊、夏月润兄弟,或积极编新戏,表现对末代王朝腐败现实的不满和民主思想、民族意识,或创办近代剧场,从事戏曲改良,于唱腔、表演、舞台等方面,从事革新,创立海派京戏。梅兰芳、欧阳予倩等则在新文艺思潮的影响下,进行古装新戏和时装新戏的尝试。在辛亥革命后,有不少优秀演员,仍然尝试摆脱当时的商业化气氛,谋求京剧艺术的创新。如周信芳早年拥护戏曲改革,五四前后曾编演《宋教仁》、《学拳打金刚》等具有反帝反封建内容的时装新戏和历史新剧。周信芳编演的《四进士》、《赵五娘》与程砚秋编演的《荒山泪》、《窦娥冤》、《青霜剑》等剧目,均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表现了同情被压迫者的民主精神。 其他戏曲剧种中,如评剧在辛亥革命后,艺人受革命运动影响,编演了具有反帝反封建内容的时事新戏,如《杨三姐告状》,曾在北方轰动一时。一些著名的优秀女演员如李金顺、白玉霜,则对评剧的表演、唱腔以大胆改革,使

文档评论(0)

子不语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平安喜乐网络服务,专业制作各类课件,总结,范文等文档,在能力范围内尽量做到有求必应,感谢

认证主体菏泽喜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未知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1726MA7HJ4DL48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