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一)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五四”时期的文学思潮与运动,掌握文学革命发生的原因、过程、性质及其意义
重点难点 文学革命发生与发展过程
教学内容
一、文学革命的发生和发展
(一)历史背景
晚清以来,在维新运动的促进下即出现了一系列文学变革的态势。
1、诗界革命(黄遵宪)
2、小说界革命(梁启超)
3、文界革命(康、梁“新文体”)
4、白话文运动(裘廷梁)
5、域外小说翻译(林纾)
这一时期历史条件尚未成熟,虽“只开出过炫目的花,未结出成熟的果”,仍局限于传统文学内部的结构调整变通,但却为“五四”文学革命做了铺垫准备。事实上,“五四”文学革命的确在相当程度上利用了这些晚清以来文学变革的态势与思想资源。
(二)直接动因
文学革命的直接动因应为五四新文化运动。
1、辛亥革命宣告了两千年封建帝制的结束。同时西方的政治思想文化乃至经济开始大量输入中国。国人的思想趋向逐步开放。
2、清末废科举、兴新学,加之大量向国外派送留学生,新式文化教育得以发展,造就了一大批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有自由开放意识的知识者群体。为新文化运动、新文学运动准备了主力军。
3、现代印刷技术的引入,促成现代出版业的发展,一大批报纸期刊与专门文学杂志的出现,现代稿酬制度的确定,为知识分子选择以“思想”和“写作”为谋生手段,体现自身独立价值提供了经济保障和现实可能性。
这些都为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预设了发生的契机和必备的条件。
于是1915年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为标志,一场轰轰烈烈、摧枯拉朽致力于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新文化运动便拉开了帷幕。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向封建专制主义掀起了猛烈的进攻,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产生了极广泛的影响,形成了一个反封建的思想文化战线,并直接推动了“五四”文学革命的发生。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倡导者们认为,对封建传统文化的总清算,必须同时去除作为封建载道工具的文言文及旧文学。于是一场旨在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文学革命便应运而生,并很快成为新文化运动重要一翼和最有实绩的部分。
(三)倡导者的理论
由远在大洋彼岸的胡适首先发难,于1917年1月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的文章,提出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紧接着1917年2月,《新青年》主编陈独秀亲自操笔为之声援,发表了态度更为强硬决绝的《文学革命论》,提出了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然后刘半农、钱玄同继起响应。刘半农发表了《我之文学改良观》,提出改革韵文、散文,使用标点符号等许多建设性意见。钱玄同在致《新青年》的信中,从语言文学进化角度说明白话文取替文言文之势在必行,指斥拟古的骈文和散文为“选学妖孽、桐城谬种”。但这些文学革命的主张提出之后,一时还没有广泛的影响,发难者们甚至有点寂寞。于是钱玄同和刘半农又联手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双簧信”,即由钱玄同化名王敬轩给《新青年》写信,模仿旧文人的口吻,将他们反对新文学与白话文的种种观点、言论加以汇集,然后由刘半农代表《新青年》编辑部复信,逐一辩驳,以此引起广泛的社会注意,有效地扩大了文学革命的影响。
接下来1918年4月,这时已回到国内的胡适又发表了《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以“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来概括文学革命的宗旨,实为远见卓识之论。同年12月,周作人发表著名的《人的文学》一文,提出新文学须以人道主义为本,观察研究分析社会人生诸问题,将新文学的本质界定为“重新发现人”的一种手段,根本目标在助成人性健全发展,使“人的文学”成为整个“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又于1919年初,发表了《平民的文学》一文,实际上是“人的文学”的具体化,指出新文学应以通俗的白话语体,忠实地反映“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描写大多数人的“真挚的思想与事实”。1920年李大钊也发表了《什么是新文学》的文章,指出新文学应以“宏深的思想、学理,坚信的名义,博爱的精神,优美的文艺”作为其“土壤、根基”。
这些倡导者们的理论建树,带来了文学观念,内容形式各方面全方位的革新,从而使即将诞生的新文学具有了与旧文学迥然不同的精神风貌,极大促进了我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
总之,“五四”新文化运动基于对晚清以来一系列社会变革的反思,第一次从纵深层次摇撼了中国几千年封建传统文化的根柢,开启了反封建思想革命的先河,有“中国的文艺复兴”之称的新文学运动则向趋于僵死的封建思想文化的载体——文言文和旧文学发难,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用文言书写的历史,重建了全新的文学语言,为科学、民主、现代思想艺术观念提供了一套新的符号系统、新的思维密码、新的感知表述方式。二者相辅相成,互为推动,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的意识和精神,真正起到了思想文化启蒙的作用。
(四)文学思想斗争
主要是发生在新文学阵营与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层常见病的诊疗与管理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2025年广东省中考化学试题卷(含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福建省产前筛查诊断人员资质考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VIP
- java架构师笔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危险化学品与安全储运.ppt VIP
- 《物流工程导论》课件.ppt VIP
- 创业管理实践报告总结.docx VIP
- 地下铁道施工 盾构配套设备 《盾构机的后配套系统》.pptx VIP
- 第18课《古诗三首》(阅读理解) 2021-2022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 统编版(含答案).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