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镜秘府论●二十九种对》的研究.docVIP

关于《文镜秘府论●二十九种对》的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文镜秘府论●二十九种对》的研究 关于《文镜秘府论?二十九种对》的研究 天津 刘锋 楹联的对仗方法大都源于诗歌中的对仗,因此探讨诗歌的对仗方法对促进楹联创作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诗歌发展史中,诗歌从不讲对仗的古体诗发展到讲究对仗的格律诗,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仗方法的研究开始于南北朝,而盛于唐,所谓沈(约)、陆(厥)、王(昌龄)、元(兢)。也有人认为对仗方法的研究开始于三国时的魏国,传魏文帝有《诗格》一书,总结了8种对仗方式。 唐诗是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因此对仗方法的研究也得到蓬勃发展。上官周曾总结出6种对仗方式,〝诗有六对〞(据梁桥《冰川诗式》) 。另外:王昌龄有《诗格》、元兢有《诗髓脑》,皎然有《诗议》,李峤有《诗评格》,崔融有《唐朝新定诗格》等,但这些著作大多失传。这些书所讲的对仗方式种类很多,有同有不同,日本空海大師在《文镜秘府论》中对此作了蒐集,采用〝弃其同者,撰其异者〞的方式,得到29对种仗。也因为此,这些书的零金碎玉赖以保存,功在历史,功不可沒。 空海大師即弘法大师,又称遍照金刚,曾从日本国入大唐学习,由唐归国,作《文镜秘府论》,全书包括序言,天卷、地卷、东卷、南卷、西卷、北卷几个部分。其中和对仗相关的是东卷部分的《论对》、《二十九种对》和北卷部分的《论对属》。 《文镜秘府论》遗脫、讹错俱存,有些内容过于简单,有些则不易理 解。王利器先生作《文镜秘府论校注》,引用大量典籍,校勘严肃,注解浩繁,启益后人。本文就是读《文镜秘府论校注》的一些心得。 对《文镜秘府论校注》中的29对种仗方法进行仔细分析,作进一步综合归纳,大致可分为四类。这四类即:第一类是基本对仗;第二类是技巧对仗,含双声叠韵对和重字对;第三类是非典型对仗,含交络对、自对、借对、偏对、意对;第四类是隔句对。下面分别加以讨论。 一. 基本对仗 基本对仗包括:的名对、平对、奇对以及同对、异类对、邻近对,背体对,含境对八种对仗。其中的名对、邻近对、背体对是基础,提倡奇对和异类对,追求含境对,减少平对,避免同对。 1 的名对 〝的〞,就其大意来说,有的确、真实的意思,也有有的放矢的意思,甚至还有鲜明的意思。总体来说,的名对要求同类字(词)相对,但是唐人所谓同类和今人(如王力先生) 并不完全一致。然而,唐人关于字词分类的著作渺不可寻,我们只能大致参考王力先生的著作。例如:天对地,明对暗,去对来,正对斜,黄对白,园对圃等都是的名对。 的名对又称正名对,正对。据作者解释,〝的名对者,正也。凡作文章,正正相对〞。又引用元競的话:〝正对者,若尧年、舜日。尧舜皆古之圣君,名相敌,此为正对。〞正面人物不和反面人物相对,如尧不与桀对;表示君子的植物不能和表示小人的植物相对,即:〝如上句用松桂,下句用蓬蒿,松桂是善木,蓬蒿是恶草,此非正对也〞。 此处正对与刘勰《文心雕龙》所说正对并不相同。 的名对又称切对,据王利器先生校注,引李峤《评诗格》:〝一曰切对,谓家物切正不偏枯〞,疑为事物切,待考。切是指切合,贴切。 仔细推详,的名对有这样几层意:一是对句与出句是敌体,分量相当,互相匹敌;二是切,对句与出句互相切合,贴切;三是语义相对,不能事异义同;。四是要分清是正对还是反对。 2 平对、奇对 平对是指平常之对,所谓青山对绿水等等。这应是的名对的一种,只是语言平淡无奇,用词司空见惯,大致如《笠翁对韵》、《声律启蒙》所述。平对是初学者常见的对仗现象,也是最常见的对仗方式。 所谓奇对是指对句以出奇取胜,是相对于平对立论的,所谓文如登山不喜平。不平则奇,因此作者每多奇思异想,出语往往突兀惊人。据王利器先生校注,引《诗人玉屑》七《奇对》,〝不若东坡奇特。如曰:‘见说骑鲸游汗漫,亦曾扪虱话辛酸’。又曰:‘龙骧万斛不敢过,渔舟一叶从掀舞’。以‘鲸’为‘虱’对,‘龙骧’为‘漁舟’对。大小气焰之不等,?秀杰之气,终不可沒〞。 奇对之例很多,如庾信诗〝羊肠连九阪,熊耳对双峰〞。羊肠是指羊肠小道,熊耳指熊耳山,以羊肠对熊耳,当然是奇对。 在分辨平对和奇对时,尤其要注意这样一种对联,平中见奇,所谓〝看似寻常更奇崛〞,这是需要读者的鉴赏能力。 3 同对、异类对 同对又名同类对,其字义(词义)大致相同或相近,属于同一类。例如: 云对雾,花对叶,宫对殿,路对途,山对岳等。在对仗时,应尽量避免用同对。例如:云对雾可改成薄雾对浓云,这样就不是同对了。然而当用于喜庆时,有时故意使用同对,有强调的意思,有渲染的作用。 异类对是指异同比类,故言异类对;词义非但不是同门同类,而且不是邻类,是异类。异类对之例有:〝‘天清白云外,山峻紫微中;乌飞随去影,花落逐搖风’。天对山,白云对紫微,乌对花,去影对搖风,都非同类相对〞。而且〝其类不同,名为异对。异对胜于同对〞。 本书对异类对颇为推崇,〝但解如

文档评论(0)

kir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