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眩晕诊治专家共识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眩晕诊治多学科专家共识 一、相关的概念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三、辅助检查四、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五、病因不明的头晕六、病因诊断中值得商榷的问题七、防治原则目录 一、相关的概念关于眩晕或头晕的定义和分类,国际上目前存在2种方案:1、美国2位学者Drachman和Hart在1972年把头晕分类为眩晕、晕厥前、失衡和头重脚轻。2、专注于研究前庭疾病的跨学科国际组织巴拉尼协会,于2009年将前庭症状分为眩晕、头晕、姿势性症状和前庭视觉症状。国内的临床实践中习惯于使用眩晕、头晕和头昏的概念。 一、相关的概念关于眩晕或头晕的定义和分类,国际上目前存在2种方案:1、美国2位学者Drachman和Hart在1972年把头晕分类为眩晕、晕厥前、失衡和头重脚轻。2、专注于研究前庭疾病的跨学科国际组织巴拉尼协会,于2009年将前庭症状分为眩晕、头晕、姿势性症状和前庭视觉症状。国内的临床实践中习惯于使用眩晕、头晕和头昏的概念。 准确和完整的病史采集可以使70%以上眩晕/头晕的诊断近乎明确。本共识建议:1、问诊需还原眩晕/头晕的真实场景;避免简单描述;眩晕/头晕发作的持续时间、伴随症状、诱发因素和发作频率等因素,须完整地记录。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准确和完整的病史采集可以使70%以上眩晕/头晕的诊断近乎明确。本共识建议:1、问诊需还原眩晕/头晕的真实场景;避免简单描述;眩晕/头晕发作的持续时间、伴随症状、诱发因素和发作频率等因素,须完整地记录。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2、体格检查应重视神经耳科学的检查:自发性眼球震颤、视动性检查、前庭眼反射以及前庭脊髓反射等内容。注:A、眼球震颤、平滑跟踪、甩头试验和闭目难立征及加强试验均属于基础性的检查,对于鉴别中枢和周围前庭病变或判断前庭功能低下的侧别,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B、位置试验对于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C、眼偏斜反应和摇头性眼震试验对于部分中枢和周围前庭病变的鉴别有帮助;D、瓦氏动作、耳屏压迫试验和强声诱发试验等对于某些少见的周围前庭病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前庭功能检查(1)分别针对半规管和耳石器功能:冷热试验和视频头脉冲试验用于判断半规管的低频和高频功能;(2)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包括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和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用于判断球囊和椭圆囊及其通路的功能。2、听力学检查(1)纯音电测听:了解听力下降的程度及类型;(2)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用于蜗后病变的筛查。3、MRI和CT等影像学检查诊断一些发生了结构改变的中枢或周围前庭病变。三、辅助检查临床医生应该基于患者的病史和体格检查,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辅助检查。 (一)前庭周围性病变(二)前庭中枢性病变(三)精神心理性头晕(四)全身疾病相关性头晕(五)病因不明四、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一)前庭周围性病变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1前庭神经元炎(VN)2梅尼埃病3 突发性感音性聋伴眩晕4 前庭阵发症(VP)5双侧前庭病(BVP)6较少见的前庭周围性病变7 (一)前庭周围性病变1、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 :在眩晕/头晕疾病谱中占17% ~ 30%(1)表现 短暂的视物旋转或不稳感,多发生在患者起卧床及翻身的过程中,有时出现在抬头和低头时。(2)诊断 位置诱发试验可在70%以上的患者中发现与症状同步发生的眼球震颤,眼震的方向与受累半规管相对应的眼外肌的作用方向相一致。(3)治疗 后半规管BPPV的治疗常用Epley法和Semont法,水平半规管BPPV则常用Barbecue法和Gufoni法。 不能配合的患者,可尝试BrandtDaroff训练。频繁复发以及复位后存在残余症状的患者,可尝试药物辅助治疗。极少数难治性BPPV,可以考虑手术。不典型BPPV需要与前庭性偏头痛及中枢性位置性眩晕等相鉴别。需要强调的是,既要防止漏诊又要警惕BPPV诊断的泛化,手法复位是治疗的根本。 2、前庭神经元炎(VN) :在眩晕/头晕疾病谱中占5%~9%(1)表现VN常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剧烈的眩晕常持续1~3d,部分可达1周余;眩晕消失后,多数患者尚有行走不稳感,持续数天到数周;一般无听力障碍。(2)诊断体检见眼震为水平略带旋转并朝向健侧,甩头试验患侧阳性,闭目难立征及加强试验多向患侧倾倒,冷热试验、vHIT及oVEMP显示患侧前庭功能显著减退。VN需要与少数孤立性中枢性眩晕相鉴别。(3)治疗应尽早使用糖皮质激素,尽早进行适当的活动。部分VN未及时治疗或因单侧前庭功能严重损害,姿势性不稳可迁延不愈,应注意与其他病因导致的慢性头晕相鉴别。除典型的临床表现外,冷热试验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vHIT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有一定的价值,可酌情选择;眩晕恶心等症状控制后,应及时停用前庭抑制剂。 3、梅尼

文档评论(0)

138****51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