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市新高三语文暑期课程:5送别诗.docxVIP

2023年上海市新高三语文暑期课程:5送别诗.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 古诗鉴赏-送别诗 适用学科 语文 适用年级 高三 适用区域 全国通用 课时时长(分钟) 120 知识点 送别诗 教学目标 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提高古诗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鉴赏送别诗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提高送别诗的综合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请鉴赏下面两首送别诗。 1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鉴赏提示: 首句写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那寒意不仅在满江风雨中也在离人的心头。次句意境开阔,孤——衬心境,即景生情,情蕴景中,令人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2 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 里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鉴赏提示: 借助眼前的景物,通过遥望和凝思来表达离愁别绪,手法新颖不落俗套。友人远去,频频挥手,依依惜别,没有直抒心中所想,借送别处长江两岸的景物入诗,用一望字把眼前景和心中情融为一体,让烟水、青山、飞鸟来烘托自己惆怅的心情,空字不只点出被送友人远了,同时写出诗人此时的空虚寂寞之情。五六句写诗人心随友人远去,直到目的地。最后又回到现场,久久不忍归去,心中充满无限愁思。情景交融,首尾相应。 二、知识讲解 一、了解常见意象  标志性意象 杨柳(柳、杨)——“柳”者,“留”也,柳枝依依——缠绵悱恻,离愁别绪——送别怀人。  常见意象 长亭——古代大约每十里设一亭,负责给驿传信使提供馆舍、给养等服务。后来也成为人们郊游驻足和分别相送之地。 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好友相别。 夕阳(斜阳、落日)——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游子、思妇、壮士、思乡怀古。 流水——流水不返,延绵不绝——时光易逝,情意绵绵——怀古思念、爱恨情长。 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游子思妇。 秋——秋天萧瑟景物。 二、主要情感 1.伤感型。这类诗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王勃的《别薛华》、宋之问的《送别杜审言》、柳宗元的《重别梦得》等。 2.豪迈型。意境开阔而音调爽朗,抒发了作者的慷慨壮志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感情豪放激昂,英气逼人,气壮山河。表现了对朋友美好的祝愿。 专门术语:离愁别绪、依依不舍、惜别、留恋、安慰、劝勉、嘱咐、祝愿、伤感、惆怅。 考点1 送别诗的情感赏析。 考点2 送别诗的手法赏析。 考点3 送别诗的语句赏析。 三、例题精析 【例题1】 《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题干】这首诗使用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反衬;哀景衬壮情。 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怀,对友人真诚情谊。 【解析】 串联分析法: 写景句与抒情句联系思考,“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是哀景,“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壮情,景反衬情。 【例题2】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题干】“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答案】 这两句蕴含了作者离别时的凄凉伤感之情以及壮志难酬的激愤之情。作者借景抒情,先写水天相连,好像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后写空中之云,乌云挟带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埯埋了一半,而情感蕴含其中,真是含蓄不露,富有余韵;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 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解析】 直奔情门法: 分析情感,直奔情门。情门在诗歌的后半部分,往往是最后的一两句。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台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意思是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世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风渡险恶得多。明确了这一点,诗歌的主旨就明确。问题即可迎刃而解。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题干】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6分) 【答案】 下阙表达了这样两层新意:一是古往今来使人愤恨的事情千件万般,不止是只有生离死别,还有国家大事;二是作者以江头风波险恶突显人间行路之难,世事之险。 【解析】 这是一首送人离别之作,但其中颇有世路艰难之感,反映了作者当时已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中高考语文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15年深耕,专注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