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
文言文特殊句式
适用学科
语文
适用年级
新高一
适用区域
全国通用
课时时长(分钟)
120
知识点
文言文特殊句式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特点。
2、学会辨析特殊句式,并懂得运用。
教学重点
掌握重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教学难点
文言特殊句式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孔子云:“何陋之有?”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句话属于哪种文言现象吗?
二、知识讲解
考点 1
一、判断句
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
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判断。但在古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很少把它当作判断词用。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
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
1、用“者”、“也” 表判断。
(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这种判断句式,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
格式:……者,……式。
例: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
(2)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 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
格式:……者……。
例:柳敬亭者,扬州之泰州人,本性曹。
(3)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者也”表示判断。
格式:……,……者也。
例: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4)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这种判断句式中“也”同样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谓之间加“是”。
格式:……,……也。
例:此天子气也。
(5)“者”“也”都不用,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需在主谓语之间加“是”。
格式:……,……。
例:刘备,天下枭雄。
2.用“为、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未”“弗”“无”“莫”“毋”等否定词表示否定判断。
例: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③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④臣本布衣。
⑤环滁皆山也。
⑥予本非文人画士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注意和代词“是”的区别)。
例:①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②问今是何世。
?【易错点】用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和用否定词表示否定判断的句子辨识不清,容易出现错误。
考点 2
二、被动句
在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式叫被动句。常见的被动句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
格式:谓语+于。
例: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触龙说赵太后》)
2.在动词前边用“见”表示被动,
格式:见+谓语。
例: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如果需要把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介绍出来,可在动词后加介词“于”。
格式:见+谓语+于。
例: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3.在动词前用“受”字来表示被动。
格式:受+谓语。
这种句式中的“受”字,含有“被”的意思,后面省略了介词“于”,主动者也能引出。如果需引进主动者,加“于”。
格式:受+谓语+于。
例: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4.在动词前边加介词“为”,这种句式的“为”和“见”不同:“见”是助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它总是紧挨着动词;“为”是介词,它可以紧挨着动词(省略了宾语),也可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格式:为+动词。
例:①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②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5.用“为”引进主动者,谓语前再加“所”,表被动。
格式:为……所……。
例: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为……所……”,自产生后,就成了古汉语最常见的一种被动句形式,并且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里。但是,在古汉语里,“为”的行为主动者有时可以不出现,或被承前省略了。格式:……为所……。
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6.用介词“被”引出主动者,这种形式和现代汉语的被动句一样。
格式:被+动词。
例: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无任何标志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中没有出现任何被动词,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补出。例: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易错点】被动句辨识不清,影响文意的理解。
考点 3
三、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文言里这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最常见的省略句有以下几种:1.省略主语
主语的省略,文言文中更为常见。主要原因之一,是文言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作句子的主语。句子若是重复前边的词语又啰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多了。句子中是否省略了成分,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上海市新高二语文暑期课程:第十一讲(依据文本内容的分析和推断)学案.docx
- 2023年上海市新高二语文暑期课程:第四讲(诗歌语言的把握和思想内容的分析)教案.docx
- 2023年上海市新高二语文暑期课程:第四讲(诗歌语言的把握和思想内容的分析)学案.docx
- 2023年上海市新高二语文暑期课程:第五讲(小说特点及结构的把握)教案.docx
- 2023年上海市新高二语文暑期课程:第五讲(小说特点及结构的把握)学案.docx
- 2023年上海市新高二语文暑期课程:第一讲.docx
- 2023年上海市新高二语文暑期课程:暑期课程结课测试卷教案(高二).docx
- 2023年上海市新高二语文暑期课程:暑期课程结课测试卷学案(高二).docx
- 2023年上海市新高三语文暑期课程:1检测与评讲(教师版).docx
- 2023年上海市新高三语文暑期课程:2文言一词多义.docx
- 2023年上海市新高一语文暑期课程:第七讲古诗词鉴赏 学 案.doc
- 2023年上海市新高一语文暑期课程:第三讲语法(对联、仿写)教案.doc
- 2023年上海市新高一语文暑期课程:第三讲语法(对联、仿写)学案.doc
- 2023年上海市新高一语文暑期课程:第十二讲记叙文语言教案.doc
- 2023年上海市新高一语文暑期课程:第十二讲记叙文语言学案.doc
- 2023年上海市新高一语文暑期课程:第十讲小说人物形象教案.doc
- 2023年上海市新高一语文暑期课程:第十讲小说人物形象学案.doc
- 2023年上海市新高一语文暑期课程:第十一讲复杂记叙文的事件教案.doc
- 2023年上海市新高一语文暑期课程:第十一讲复杂记叙文的事件学案.doc
- 2023年上海市新高一语文暑期课程:第四讲必修(1)文言文实词及用法教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