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2*哦,香雪/铁凝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语言、心理、环境描写分析香雪形象。
2.通过对火车、大山、铅笔盒的象征意义的理解来品味小说主旨。
(二)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结合时代背景,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学习作者语言运用的方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小说中的景物美、语言美、情感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文中主人公香雪的淳朴、自尊、执著与坚毅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基本情感,把握香雪的形象特点。
(二)教学难点
品味小说清新淡雅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铁凝曾经说过,世上最纯洁、美丽的情感就是少女的梦想。尽管它幼稚、缥缈,甚至可笑,尽管它也许是人性中最为软弱的一部分,但同时也是最可宝贵的一种情感,作为美的对象,它可以洗涤人性中那些功利的、自私的、丑陋的部分,至少可以作为这些东西的反衬和对照。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群少女的梦想-―《哦,香雪》。
(二)写作背景
在20世纪的中国,人性和人道主义一直是文学的普遍而敏感的话题,“人的觉醒”不仅为“五四”新文学带来了普遍的人道主义,也开成了新文学的创作的强烈的文体意识和鲜明的个性特征。新文学在以后的发展虽然经历了许多曲折,但人道主义始终是优秀作家和优秀作品的主要思想内涵和情感依托。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文学中的人性与人道主义被作为大逆不道的异端邪说,并且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受到越来越严厉的打击,被不加区别地斥之为“资产阶级思想”“修正主义理论”,作家的独立思考与艺术个性都不得被否定,他们必须在政治斗争中被各种大一统的思想与思想模式所改造和取代。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性、阶级性成了人的惟一属性和文艺批评的惟一标准,人道主义完全被驱逐出文艺创作的领域。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人道主义才又在中国盛行。而作为有着广泛影响的文学也必然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强烈的关注。铁凝的小说《哦,香雪》也正产生于此时,它深刻地反映了80年代初整个中国走向文明、开放的艰难与坎坷。她的小说常以普通人生活为表现对象,通过平凡的日常事物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心灵世界,并借助人物心灵深处的触动传达具有时代特征的情绪。她善于从自己独特的视角捕捉人物内心的活动,以清丽简洁、富有音乐性和诗意的语言,营造空灵、淡远、含蓄的艺术境界。
(三)作者介绍
铁凝,1957年生,当代著名作家,河北赵县人,现任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她以一个女作家的敏锐、细腻的艺术感受力,真挚美好的情致,对生活素材独到的发掘和精巧提取,语言清朗睿智,作品蕴涵深挚,质朴优美。
长篇小说《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笨花》;
中篇小说《麦秸垛》《对面》《午后悬崖》《永远有多远》《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短篇小说《哦,香雪》《孕妇和牛》《马路动作》《安德烈的晚上》。
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电影《红衣少女》获1985年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奖。部分作品译成英、法、德、日、俄、丹麦、西班牙等文字。
这篇小说发表于《青年文学》1982年第五期,并获得1982年全国最佳短篇小说奖。
(四)题目解说
孙犁谈铁凝的《哦,香雪》——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是一泻千里的,绐终一致的。这是一首纯净的诗,即是清泉。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
美好理想的憧憬:《哦,香雪》“那纯朴、淡远的美果然是迷人的,令人不由自主地去欣赏和赞美,但它恰恰又是与贫穷和闭塞联系在一起,在时代列车的呼啸声中,这种纯朴迷人的美还能保留多久呢?(当代评论家陈思和)
铁凝说——我写他们,那是因为我真心地热爱他们,即使是自私、愚昧、落后也总那么真切,那么感人。
(五)层次结构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一、引子:火车开进了小山村
二、开端:姑娘们欢乐的时刻(向往文明)
三、发展:香雪渴望有铅笔盒(渴望知识)
四、高潮:香雪换回铅笔盒(自尊自爱)
五、结局:香雪深夜归
(六)全文分析
情节
小说阅读要整体把握文本就要分清楚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并且能够概括出每一部分的内容。高一学生并没有经历过这方面的训练,所以说起步很艰难,任重而道远。
这种能力是高考所要求的。比如20年山东卷第5题: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第9题:本文采用空间和时间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
小说往往是围绕人物谋篇布局的,搞清楚每部分什么人干了什么事儿,思路就清晰了。比如《荷花淀》的行文思路是:(1)与夫话别(2)探夫遇敌(3)助夫杀敌。故事情节是围绕水生嫂展开的。《哦,香雪》主要描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语文:《静女》教学设计.doc
- 高中语文:《静女》同步练习.doc
- 高中语文:《鹊桥仙》同步练习.doc
- 高中语文:《涉江采芙蓉》同步练习.doc
- 高中语文:《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教学设计.doc
- 高中语文:《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同步练习.doc
- 高中语文:1《沁园春·长沙》导学案.doc
- 高中语文: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测试卷.docx
- 高中语文:2-2《红烛》测试卷.docx
- 高中语文:2-3《峨日朵雪峰之侧》导学案.docx
- 高中语文:3-2《哦,香雪》同步练习.docx
- 高中语文:4-1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同步练习题.docx
- 高中语文:4-1《家乡文化生活:记录家乡的人和物》教案.docx
- 高中语文:4-1《家乡文化生活:记录家乡的人和物》同步练习.docx
- 高中语文:4-2《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4-2《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同步练习.docx
- 高中语文:4-2《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学习单 .docx
- 高中语文:4-3《“探界者”钟扬》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5《乡土中国》学习单 .docx
- 高中语文:6-1《芣苢》导学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