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眼里有光,心中有爱——读《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有感.docx

幼儿园:眼里有光,心中有爱——读《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有感.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眼里有光,心中有爱——读《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有感 暑假里有幸读了李跃儿老师的作品《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让我了解到了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用心去爱孩子,用情去感染孩子。我被书中的思想教育着,我被书中那浓得不能化解的爱融化着。 书中有一句话,让我回味多时:“在现实当中,成人对于孩子,大都只注意他们的身体和学习,却很少注意背后的那个心灵。他们这样做就会像一个无情的割草人一样把把美好的东西割掉了,把孩子天生的、美好的品质给扼杀了。这样下去,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的心理问题就会越来越多,人格、品质也会出现问题。”没错,关注孩子们的心灵,应当是安全防范教育的一部分,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灵关心却是越来越少的,老师和家长所关心的大多是孩子的进步,孩子的退步等等。孩子真正要的是什么,孩子的内心又是如何的,却无人问津。 书中提到李跃儿老师在对5岁的杨一凡的教育过程中时时刻刻都关注着她,从孩子的各个方面着手,仔细观察着孩子的每一个点滴,用心去感受孩子的真实想法。这让我认识到在现代教育过程中,我们也要秉承着这样的理念,从各个方面观察孩子,观察到孩子真正要的是什么?从而进行适当的活动。很多孩子是内向的,他们的表达能力常常会跟不上自身的需求,想要什么?需要什么?只是看着你。 我们班有这样一个孩子悦悦,她不会与人沟通,和教师、同伴之前完全没有正常的交流,不管怎么同他说,都无法改善这样的情况。这就是她,有着自己的世界,不接受别人,只有自己。这就是她,会用天真的眼神看着你,却让你无奈的只能发笑。面对这样特殊的孩子,又该如何是好呢? 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老师仔细地观察孩子,感受孩子的需要。于是我开始关注这个特殊的孩子。经过几次的观察,我发现,悦悦其实很想玩游戏,但是她根本就不会玩,完全没有理解游戏规则,这样就使得她在游戏中无法正常的介入。 于是再一次角色游戏时我说:“今天,我和你一起玩游戏,我牵着你的手,今天我是你的妈妈,我带你玩,你好好看看妈妈是怎么玩的,今后你也那么玩,好吗?”她对妈妈这个词似乎很敏感,也似乎因为这个词,她愿意和我接近。我带着她一个一个的玩,她很高兴,拉着我的手,跳啊、蹦啊。 第一次用别的眼神看着我,这也让我的心头涌起阵阵的暖风。 虽然只是短短的肢体交流,但是他愿意和你亲近了,这让我的心激动不已。孩子的成长要靠温暖推起的,每一次我都只是和她说,只是说,她一点也感受不到什么,似乎我只是简单的在和他说而已。但是通过观察我发现了问题,于是我用行动温暖了悦悦的心,同时的她也用他小小的举动来回报了我,在我心中注入一股暖流。 简单的几次观察、温柔的一次交流,让我和这个孩子慢慢的靠近。让我明白,什么是从真正意义上的爱孩子、教育孩子。更让我明白教育需要我们能够平等地宽容地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 在《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中,作者并不简单要我们一心一意去爱孩子就行了,而在爱的基础上,要有智慧的爱,爱是有很高的文化的。就如李跃儿老师所说:“作为老师,首先,要有看见一个孩子,就爱得眼睛都拔不出来的爱心。但是光有这一点是绝对不行的,光有这一点是不能做一个合格老师的。因为这样,你会爱得不到位甚至错位,爱出许许多多的不好的后果。”因此,我们要用心去感受、了解、熟悉孩子。 李跃儿老师是个有着一颗真爱之心的作者,她是用心去感受生活,用情去滋养生活、用爱去升华生活的一个人。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我也要做到这一点,眼里有光,心中有爱,为孩子们的明天洒下一片灿烂的阳光。 建德市白沙幼儿园 叶慧 2021年7月23日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