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流行特征 1、传染源:排菌的肺结核病人 2、传播途径:肺结核是通过呼吸道传播与传染的。 3、易感人群:与尚未被发现或治疗不彻底的肺结核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群,如肺结核病人的家庭成员(尤其是儿童)、与病人接触的医务人员;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集体生活和工作的人群。此外,机体对结核菌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如幼儿、老年人、营养不良、尘肺、糖尿病患者、胃切除术后或长期使用免疫制剂者等,肺结核发病较高。 流行特点 (1)结核病患病率下降缓慢:1990年全国肺结核病标化患病率是和标化涂阳肺结核患病率是与2000年比较,十年间年递降率分别为5.4%和3.2%。(2)农村结核病疫情高于城市:2000年农村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和涂阳患病率分别是是城市的1.86倍和1.7倍。(3)非项目地区高于项目地区 预防结核病的传播 1、控制传染源,即及时发现和彻底治愈传染性肺结核患者。 2、保护易感人群,为所有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密切接触者接受结核病相关检查,给结核菌感染者中的高危人群服用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 3、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以减少传播的可能,如不随地吐痰、注意人口密集场所的通风和环境卫生,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 学校和集体生活环境中发现肺结核病人处理 学校和集体生活环境是人群密集区,人们接触密切,而肺结核又是呼吸道传染病,因此在此环境中出现肺结核病人极易造成蔓延,严重时还能造成爆发流行。因此,当学校和集体生活环境中出现肺结核病人,特别是排菌的肺结核病人时,首先要让肺结核病人离开集体环境并接受正规抗结核治疗,其次对接触人群进行必要的检查已发现有无其他人患病,如发现异常,可及时治疗,如无异常,3个月后最好再进行1次检查。 学校呼吸道传染病防治建议 全校开展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的宣传教育,开设健康教育课,保证健康教育课的落实,让教职工和学生了解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预防基识。 教师、保育员和保健医师应注意教室、宿舍多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督促住校学生勤晒衣被,参加户外活动;在流行季节,学校要落实晨检登记和报告制度,并注意监测和搜集所在班级学生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有发热、流涕、咽痛等症状者,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向学校领导汇报。 配合当地公共卫生所搞好预防接种宣传工作,教职员工和中小学生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麻腮风、水痘等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病人,发现学校教职工、学生中有呼吸道传染病可疑者,及时送医院进行诊治,采取家庭留观措施,并报告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对确诊感染呼吸道传染病的教职工、学生、儿童应严格采取隔离治疗措施,并暂停其在校工作、上课和学习,直至其完全康复。 常见即发输血不良反应 1.发热反应 2.过敏反应 3.溶血反应 一 输血不良反应的定义 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了原来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输血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是输血免疫反应。 二 输血不良反应的分类 1、按发生的时间分为: 即发型输血反应 迟发型输血反应 2、按免疫学分为: 免疫性输血反应 非免疫性输血反应 各种血液成分的输血不良反应及类型 1.不同品种发生不良反应率:白细胞6.49%;浓缩红细胞1.06%;洗涤红细胞0.47%;血小板0.4% 2.不良反应率:发热反应 52.1 %(发生率2.9% );过敏反应42.6 %;溶血反应4.5% 四 常见输血不良反应 1.发热反应 2.过敏反应 3.溶血反应 4.输血相关的急性肺 损伤 5.输血后紫癜 6.血小板输注无效 7.循环负荷过重 8.肺微血管栓塞 9.输血相关性移植物 抗宿主病 10.细菌污染性输血 反应 1. 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是指在输全血或血液成分期间或输血后1~2小时内,体温升高1℃以上,并以发热、寒颤为主要临床表现一类的输血反应为发热反应。 (1)发生原因 致热原:一般指引起发热反应的各种微量物质,包括细菌性热源、药物中的杂质,非蛋白质的有机或无机杂质、采血器材或输血器上的残留变性蛋白质等。 免疫反应:大多数发热反应与多次输入HLA(人类白细胞抗原:HLA-I类分子:内源性抗原的递呈分子 HLA-Ⅱ类分子:外源性抗原的递呈分子) 不相合的白细胞、血小板有关。 其他反应的早期症状。 1. 发热反应 1. 发热反应 (2)症状与体征 一般在输血开始15分钟至2小时,突然发热、畏寒、寒颤、出汗,体温可高达38~41℃。此外,其他症状尚有恶心、呕吐、皮肤潮红,但血压无改变。持续少则十几分钟,多则1~2小时,然后可以完全恢复正常。在全麻状态下,发热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关爱青春期】《男生青春期教育讲座》.pptx VIP
- JB∕T 8527-2015 金属密封蝶阀.pdf VIP
- 2025 《高质量数据集 分类指南》.pdf VIP
- 2025年八年级语文上册《钱塘湖春行》古诗鉴赏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 VIP
- 《工程测量基础(第2版)》课件 闭合导线测量.pptx
-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考试复习参考题库资料(500题).pdf VIP
- 2025年宿州市公安机关第二批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24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管理创新与思维创新 .pptx VIP
- 《光电传感器》PPT课件.ppt VIP
- CAD基础教程详解.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