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药袋 将应用药物粉碎过细筛后,放入布袋,混以水、醋、酒或其它赋型剂,放笼上蒸热后,乘热放于贴敷穴位上,冷后更换。 现在是58页\一共有98页\编辑于星期二 (三)、环境要求 现在是59页\一共有98页\编辑于星期二 三伏贴有严格的时间要求,尤其每伏的庚日(第一日)前来贴敷的患者最多,医院应提供一个宽敞的场所,温度须适宜,既不能太热以致患者汗出量大,影响贴敷药物的固定,也不能太凉,导致汗孔闭塞,不利于体内邪气的祛除。 贴敷时需要暴露身体,应准备两间诊疗室,男女分开,以保护患者隐私。 现在是60页\一共有98页\编辑于星期二 (四)、操作方法 现在是61页\一共有98页\编辑于星期二 ? 穴位选择与针灸疗法基本一致。 ? 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根据不同病证、穴位的特性,通过辨病辨证,合理选取相关穴位,组成处方进行应用。 ? 实际操作时,可单选,亦可合选,需要灵活掌握,力求少而精。 1.穴位选择 现在是62页\一共有98页\编辑于星期二 局部取穴 循经远取 经验选穴 现在是63页\一共有98页\编辑于星期二 局部取穴(主要) 可以根据疾病特点,采用疾病部位或者临近的穴位,如哮喘取定喘、风门、肺俞、膻中等。 现在是64页\一共有98页\编辑于星期二 循经远取 一般根据中医经络循行线路选取远离病变部位的穴位,如贴敷足三里治疗慢性胃炎等。 现在是65页\一共有98页\编辑于星期二 经验选穴 多根据临床医生的经验选取穴位。 现在是66页\一共有98页\编辑于星期二 ①选择体位 根据所选穴位,采取适当体位,使药物能敷贴稳妥。 2.贴敷方法及步骤 现在是67页\一共有98页\编辑于星期二 贴敷穴位要按照常规消毒。 贴药前,定准穴位后,通常用温水将局部洗净,或用75%乙醇棉球行局部消毒,然后敷药。 ②贴敷局部皮肤的准备 现在是68页\一共有98页\编辑于星期二 为了保证药物疗效的发挥,对于所敷之药,无论是糊剂、膏剂、饼剂,均应将其很好地固定,以防止药物移动或脱落。 固定方法一般可直接用胶布固定,也可先将纱布或油纸覆盖其上,再用胶布固定。 ③贴敷药物的固定 现在是69页\一共有98页\编辑于星期二 一般每伏前三天(任取一天)贴敷效果最佳。 贴敷时间多依据选用的药物、体质情况而定,以贴敷者能够耐受为度。一般每贴保留4-6h,不得超过6小时,若不能耐受可提前取下。 对于老年、小儿、体质偏虚者贴敷时间可以适当缩短。 贴敷期间出现皮肤过敏,难以耐受的瘙痒、疼痛感觉者应该立即终止贴敷。 3.贴敷时间 现在是70页\一共有98页\编辑于星期二 冬病: 冬天容易发作或者容易加重的一类疾病 (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风湿关节炎等) 此类疾病发生的根本:1、寒伤阳气 2、病邪伏留 现在是26页\一共有98页\编辑于星期二 夏治: ①时间:夏至后三伏天期间 ②方法:通过中医传统方法 (饮服汤剂,穴位贴敷,针刺拔罐) ③治则:振奋阳气,驱除邪气 ④目的:减少疾病在秋冬季的发作次数或减轻发作程度,乃至不再发病 现在是27页\一共有98页\编辑于星期二 三伏贴是中医的一种贴敷疗法,运用冬病夏治的中医理论,利用每年农历夏季三伏对特定穴位进行贴敷,使药物持续性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效果。 三伏贴 现在是28页\一共有98页\编辑于星期二 明末清初 ?张璐 《张氏医通》 白芥子涂法 最早将古代天灸疗法与三伏天治疗相结合 三伏贴渊源:白芥子涂法(冷哮证) 现在是29页\一共有98页\编辑于星期二 白芥子净末一两 延胡一两 甘遂、细辛各半两 共为细末 入麝香半钱,杵匀,姜汁调涂肺俞膏肓百劳等穴。 涂后麻瞀疼痛,切勿便去,候三柱香足,方可去之。 十日后涂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 白芥子涂法(冷哮证) 张璐?《张氏医通》 现在是30页\一共有98页\编辑于星期二 三伏贴技术操作规范 现在是31页\一共有98页\编辑于星期二 (一)、指导原则 现在是32页\一共有98页\编辑于星期二 “三伏贴”主要适用于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也可用于以反复发作、冬季加重为临床特点、中医辨证为寒证的其他疾病。 严禁为追求经济效益不合理扩大使用人群。 1.适应范围 现在是33页\一共有98页\编辑于星期二 肺系疾病:体虚感冒、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变应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 心脑疾病:冠心病、脑血管病(证属寒凝经脉者) 胃肠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