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云南花灯与安徽花鼓灯舞蹈的异同
姓名: 学院:
摘 要
云南花灯是流行于云南地区的汉族民间舞蹈,由表演者持折扇边歌边舞,于年节时期表演,风格轻盈活泼、优美秀丽。安徽花鼓灯作为安徽省蚌埠市民间艺术的名片,广泛流传于淮河流域,风格热烈欢快,乡土气息浓郁,是汉民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之一。
本文以云南花灯与安徽花鼓灯舞蹈为研究对象,探究两者在体态、动律方面的不同之处,分析两者在民族性与民俗性的相同之处,以期为学习者的舞蹈练习以理论指导。
关键词:云南花灯,安徽花鼓灯,相同之处,不同之处
Abstract
Yunnan flower lantern is a popular folk dance of the han nationality in yunnan region. It is performed in the festival period by performers holding folding fans while singing and dancing. The style is light, lively and beautiful. Flower drum lamp of anhui flower drum lamp, as the name card of bengbu city, anhui province, is widely spread in the huaihe river basin. It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folk arts of the han nationality with warm and cheerful style and strong local flavor.
This paper takes yunnan lantern dance and anhui flower drum lantern da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explor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in the aspects of posture and rhythm, and analyzes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m in the aspects of nationality and folklore,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dance practice of learners.
Key words:Yunnan lantern, Anhui flower drum lamp, similarities, differences
第一章 云南花灯和安徽花鼓灯概述
1.1云南花灯
1.1.1起源发展
云南花灯起源于明清时期——明朝洪武十三年,江浙一带的汉族大部分移居到云南来,他们来的过程中不仅仅带来相关的生产工具和方式,并且也把汉族的文化带入,包括汉族民间活动“社火”。“社火”是作为汉族民间宗教性艺术活动,于每年的农历新年或元宵节期间组织表演。其活动形式是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同时整个演出过程是在对一个简短的故事进行叙述。可以说,明末清初,民间的花灯活动逐步与云南本地文化相融合,而形成了云南花灯的雏形,其中的歌舞部分就成为花灯舞蹈的重要来源。清末时期,云南花灯活动日愈普及,且有了较为完整叙述花灯的记载,据《呈贡县志》载:“每岁春正月,各村迎清后程田设坊致祭,演龙灯、花灯、鼓吹笙箫,弦歌遍野”,花灯从民众活动开始向艺术表演过渡。
在中华民国建立以前,人们习惯性的把花灯称之为“老灯”,也有一些人称他们为“旧灯具”。1930年,玉溪花灯发展迅速,曲目的创作更加体现出了一定的通俗性,使作品大大的贴近当地人的生活,受到了广大灯谜朋友的喜爱,这段时期标志着“新灯剧”的形成。
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一些花灯艺人开始针对抗日运动而创作了大量的花灯剧目,这些不仅对于我国的抗战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同时还对云南花灯的创新提供一定的促进作用。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第一年,昆明有了专门进行花灯表演的场所一一庆云茶室。一些专业性的艺人通过对徽剧、豫剧、京剧等部分剧目进行综合,提出了大量的云南花灯创新方向,在原有表演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改变,进而形成了云南花灯独特的演唱形式。
在新中国建立以后,云南省政府和各级组织给予花灯发展足够的重视,花灯专业剧团大量建立:1956年开始筹建云南省第一个花灯班,1961年仍以花灯班作为基础,成立了云南戏曲学校,将花灯班更名为花灯科。1973年正式成立了云南省文艺学校,建立了花灯科,形成了云南花灯史上第一个专业教育机构,专门培养具有中专水平的花灯表演与剧乐人才。这个时期的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FSSC22000 V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手册 .pdf VIP
- 建筑工程图集 16J914-1:公用建筑卫生间.pdf VIP
- 2025中级保育师资格考试题库资料及答案(浓缩400题).pdf VIP
- 外研版(2021)中职英语基础模块1 Unit 5 We Have Only One Earth For Better Performance 教案.docx VIP
- 07J912-1变配电所图集.pdf VIP
- 耳鼻咽喉科专科护士授权理论考试试题.docx VIP
- 关于辐向磁场的几处疑难问题释疑.pdf VIP
- 工程项目保修期的工作安排措施.doc VIP
- 一种便于穿脱的套头衣.pdf VIP
- 《尝试创作》教学设计.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