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地的誓言·练习卷
一、给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的注音1.炽痛( )(A.zhì B.chì) 2.嗥鸣( )(A.háo B.áo)
怪诞( )(A.yá B.dàn)
默契( )(A.qá B.qì)
二、下列书写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喷涌 珠丝马迹 缠绕 红熟
谰语 班谰 亘古 申吟
丰绕 飘扬过海 泛烂 桨液
镐头 土穰 蚱蜢 原野
三、下列句子朗读不太顺口,请稍加修改,使之通顺
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土地黑黑的,红玉的脸庞,眼睛似黑玉,斑斓的山雕, 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
四、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
( )
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 )
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
( )
五、阅读分析
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离开她。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 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我吃过我自己种的白 菜。故乡的土壤是香的。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里飘扬。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 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粮车拉粮 回来,麻雀吃厌了,这里那里到处飞。稻禾的香气是强烈的,辗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 多么美丽,多么丰饶……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夜夜我听见马蹄奔驰的声音,草原的儿子在黎明的天边呼 唤。这时我起来,找寻天空中北方的大熊,在它金色的光芒之下,乃是我的家乡。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 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1.怎样理解“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这个词语
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时却又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请用简洁的话概括“在故乡的土地上……多么丰饶”的内容。
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
六、写作训练
请用抒情的文字来赞美自己的家乡,字数200 字左右。参考答案
一、1.B 2.A 3.B 4.B 二、C
三、“土地黑黑的”改成“黑色的土地”,“眼睛似黑玉”改成“黑玉的眼睛” 四、1.拟人 2.比喻 3.反复
五、1.“埋葬”只用于已经死去的事物。昔日留下的欢笑曾经是晶莹如露珠般点缀在垄上, 散发着迷人的光泽。而今,这一切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只是凄苦、哀愁和悲愤!作者 的欢笑已经“死了”,它被埋葬在故乡的田垄间。作者的欢乐只属于失去的故园。这样想来, 用“埋葬”更多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绪。 2.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的变化的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一步步的激动,作者 就不满足于使用向第三者介绍的人称代词“她”了,于是抛开读者直接与自己所叙述的对象 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以“你”相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这在修辞上叫做“呼告”, 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 3.回忆“我”在故乡成长的足迹,用诗一般的语言抒发思乡之情。4.从全文来看,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壮怀激越地发誓:“我要 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
—或者我的坟前。”这种掷地有声的誓言读者自可强烈地感受到。因此,这一标题应该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