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儿童文学欣赏与导读》第五章 儿童故事.pptx

《儿童文学欣赏与导读》第五章 儿童故事.pptx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寓言是一种古老的文体,和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口传文学有着较紧密的关系,由于其较强的故事性和教育性而经常被选择作为儿童的阅读文本。本章主要概述了寓言的起源、概念的形成、文体特点、赏析方式等。本章选取了7则寓言,涵盖古今中外,既有经典作家的作品,也有当代中国作家的优秀之作,这些作品趣味性、文学性和哲理性兼备融合,能体现出寓言的典型文体特征。;文体导论;一、概念 1.释义 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即“寓意于言”,就是寄托鲜明讽喻、劝谕意义的短故事。寓言把深刻的道理寄予简单的故事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语言简洁犀利。;2.在中文语境中概念的发展 ①最早出现于《庄子》:“寓言十九,藉外论之。”,借外物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并未强调故事性。 ②古代没有固定的称呼:储说、偶言、譬喻、蒙引、况义等。 ③定名:林纾《伊索寓言》(1902)、 茅盾《中国寓言(初编)》(1917)在中国的出版,确定了寓言文体的称谓和其基本内涵,和欧洲的fable(故事)型寓言基本一致。;二、简史 1.最古老的文学体裁之一 起源于民间口头文学,受到神话传说的影响。一方面继承、借鉴了神话的形态和元素,另一方面又以理性逻辑思维代替了神话的原始思维,表现出人类开始有意识地运用联想和想象表达感悟到的哲理,标志着人类思维走向成熟。 世界三大寓言发源地:古希腊、古印度、古中国。 ;2.古希腊:西方寓言的源头 ①《伊索寓言》:西方寓言始祖,后人搜集、整理的古希腊寓言汇编,被归于公元前6世纪伊索名下,奠定了寓言在文学中的地位,并为后世创作提供了范本。 ②之后的西方重要寓言作家:达·芬奇、莱辛、拉·封丹、克雷洛夫等,后两位和伊索并称“世界三大寓言作家”。 ;3.古印度:最古老的寓言之一,主要收集在《五卷书》和佛经中 ①《五卷书》:48个故事,形式独特(大故事套小故事),印度特色的智慧与幽默,世界童话寓言的原型。 ②《百喻经》:僧人伽斯那著,人物(愚人)寓言,阐释宗教道理。 ③《佛本生故事》:佛经寓言。 ;4.古代中国 ①先秦:说理寓言。 主要出现在 《列子》《???子》《韩非子》《孟子》《吕氏春秋》《战国策》等诸子百家和历史著作中。 中国寓言创作的第一个高潮。 诸子百家游说或阐释政治主张的工具;历史人物论辩技巧的记录。 文体地位未独立,附庸于政治、历史散文。 ;②两汉:劝诫寓言。 主要集中于刘向《说苑》《新序》,刘安《淮南子》。 总结历史教训、劝诫遵从封建规范,艺术成就逊于先秦。 ③魏晋南北朝:嘲讽寓言。 主要保存在《笑林》《搜神记》《世说新语》及译介的印度佛教寓言。 诙谐讽刺的傻瓜寓言,借鉴了外来(印度)寓言。 ;④唐宋:讽刺寓言。 ;⑤元明清:诙谐寓言。 刘基《郁离子》 宋濂《燕书》《龙门太子凝道记》《中山狼传》(典范之作) 冯梦龙《笑府》《古今谭概》 刘元卿、江盈科、清代石成金《笑得好》 吴趼人《俏皮话》。 出现专门的寓言集、作家,创作的又一高峰。 ;5.中国现当代寓言:吸收中国古代寓言和欧洲寓言的营养发展形成 ①20世纪20年代,鲁迅、茅盾、郑振铎等人推动了现代寓言的产生,成为儿童文学中的重要文体。 ②20世纪30年代,为儿童教育服务的倾向。 ;③20世纪40年代,中国寓言文学第一个高潮,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寓言作家:陈伯吹、贺宜、冯雪峰、仇重、何公超、张天翼等。冯雪峰的创作使中国现代寓言走向成熟。 ④当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家、作品更庞大,艺术更多元化。主要作家有金江、湛卢、仇春霖、黄瑞云、凝溪、薛贤荣、凡夫、张鹤鸣、孙建江、少军、安武林、肖显志等。 ;三、特点 ;这是寓言能否成为优秀之作的基本保证。将寓言中的形象特征加以夸张,影射社会现象或某类人。寓言的比喻不是某一句话,而是覆盖整篇作品。寓言中的形象多是类型化的。 ;篇幅短小、情节简单。截取一个生活片段加以概括,不刻意细节描写,深刻的道理浓缩在短小的故事里。“理智的诗”,如《母狮与狐狸》。 ;四、赏析 ;语言风格是怎样的?(凝练、幽默、曲折等) 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拟人、对比、突转、反复、误会、巧合等) ;如何分析寓意? 使用类比的方法,将寓言的形象和情节转化成真实的社会人物和现象,然后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来,一般来说都是讽刺、批判、劝喻的寓意。 ;美文赏读;作者简介 伊索(约前620?—前560),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称为“世界四大寓言家”。现存的《伊索寓言》原名《埃索波斯寓言故事集成》,是后人根据拜占庭僧侣普拉努得斯搜集的寓言及此后陆续发现的古希腊、古罗马寓言传抄本编订的,以诗或散文的形式结集。 ;【导读】 现存的《伊索寓言》实际上是欧洲、非洲甚至亚洲等地流传的寓言故事合集,只是都笼统地记在伊索名下,因此《伊索寓言》的主题、风格很多样化,难以简单概括。但大体来说

文档评论(0)

喜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