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3、文档侵权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居民平等获取服务和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建设公平城市的关键目标,这意味着残障人群也应同等享有城市各类设施带来的服务。残障人群由于身体条件限制,与空间互动的能力极其有限,其中视障人群最为特殊。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我国是视障人群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截至2019年末约有1700万人。由于遭受不同程度的视力损伤,视障人群无法通过视觉获取外部环境信息,日常活动特征有别于视力正常人群,更具独特性。
当前,城市主要通过盲道、无障碍标识建立各类型设施之间的联系,营造无障碍环境,满足视障人群日常活动的需求。虽然我国的盲道、无障碍标识设施建设数量位居世界第二,但是无论是在社区还是在城市,很少看到视障人群使用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口—设施”精准匹配下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策略.docx
- “人口—生产—生态”演化视角下流域聚落的适应性发展规划路径——以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为例.docx
- “韧性城市”与“海绵城市”耦合的山地城市防涝规划研究.docx
- “双碳”目标下的高质量城市更新框架构建——基于湖南常德的城市更新实践.docx
- “碳中和”视角下的沈阳市国土空间规划路径.docx
- 安徽省传统村落聚落格局空间基因图谱构建研究.docx
- 半城市化地区全域空间治理的有限改良——以广东汕头潮南区的“全域有限韧性系统”构建为例.docx
- 北京城市更新行动的制度挑战与优化策略.docx
- 北京非建设空间规划与实施体系探讨.docx
- 北京居住用地管控与住房调控政策执行路径研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