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消渴中医临床护理学.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1.1 最甜蜜的疾病-消渴 消渴:以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 上消 中消 下消 “三多”症状的主次 好发人群 常在中年后发病 嗜食膏粱厚味之人 醇酒炙煿之人 病情发展 消渴病情初起多形体肥丰,日久渐消瘦,疲乏无力,并出现多种并发症,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历史沿革 消渴之名首见《素问·奇病论》 消有三层含义: 一指善消水谷而善饥多饮;二指消灼津液而致津液失养,阴不胜阳,火热内生;三指肌肤消瘦 历史沿革 “消瘅”、“肺消”、“膈消”、“消中”之称谓认为五脏虚弱、过食肥甘、情志失调是引起消渴的原因,而内热是其主要病机。 历史沿革 汉•张仲景 三消症状 治疗方药 隋•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消渴候》 消渴并发症:“其病变多发痈疽” 历史沿革 唐•孙思邈 王焘 提出“所慎者有三:一饮酒,二房室,三咸食及面”的主张 记载了消渴患者的尿有甜味 历史沿革 元·张子和 《儒门事亲·三消论》 “夫消渴者,多变聋盲、疮、痤痱之类”,明确指出消渴易发痈疽、眼疾、肿等并发症 历史沿革 明·王肯堂 《证治准绳·消瘅》 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对三消的临床分类做了规范,提出:“渴而多饮为上消(《经》谓膈消);消谷善饥为中消(《经》谓消中);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经》谓肾消) 病因病机 禀赋不足 饮食 不节 情志失调 劳欲过度 病因病机 禀赋不足 肾为先天之本,寓元阴元阳,主藏精 禀赋不足,先天肾精亏虚,五脏柔弱,虚火内生,消灼津液 禀赋不足是本病 的重要内因 发为消渴,以阴虚体质最易罹患 病因病机 饮食不节 过食肥甘 醇酒厚味 辛辣香燥 脾胃运化失职 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消谷耗液 病因病机 情志失调 郁怒伤肝, 肝气郁结 劳心竭虑, 营谋强思 郁久化火,火热内燔,消灼肺胃阴津 病因病机 劳欲过度 饮食不节 房事不节 劳欲过度 肾精亏损 虚火内生 肾虚肺燥 胃热 小结 病位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 病机特点为阴虚燥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病性为本虚标实,虚实兼夹。 病势发展的趋势是由上焦及中焦,进而至下焦。 小结 若病程迁延日久,则阴损及阳,见气阴两伤或阴阳俱虚证候,甚则表现为肾阳衰微危候! 5.1.2 多动会吃,保持吃动平衡 消渴患者有的以口干舌燥、烦渴多饮为主要症状,有的以多食易饥、形体消瘦,还有的以尿频量多、腰膝酸软为主要症状;有必要根据患者不同的证型,制定相应护理方案。 案例 徐某,男,65岁。因自觉双膝以下麻木、发凉,疼痛,乏力一月余就诊。 病史:患者10年前诊断为糖尿病,时有烦渴多饮,予口服降糖药治疗,一年前自行调整降糖方案,后血糖控制欠佳,现空腹血糖波动在7.6-8.4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波动在11.0-14.0mmol/L左右。一月前患者自觉双膝以下麻木、发凉,疼痛,乏力。既往有脂代谢紊乱,无其他内科疾病史。 案例 查体:T36.5℃,P82次/分,R20次/分,BP148/94mmHg。神清,营养良好,舌质淡红,苔白而干,脉弱。 实验室检查:TC:5.1 mmol/ L,TG:2.45 mmol/L,HDL-C:1.15 mmol/L, LDL-C:3.15 mmol/L;HbA1C:7.6%;尿常规:蛋白±;尿糖2+;入院指测随机血糖11.8 mmol/L。 1.针对患者肢体麻木、发凉,疼痛,乏力等症状,护理人员可选择哪些中医适宜技术? 2.简述该技术的操作方法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病因病机 燥热伤肺 组成:麻子仁、枳实、厚朴、大黄、杏仁、芍药 肺热炽盛 耗液伤津 口干舌燥,烦渴多饮 水不化津,肾关不固,尿频 量多 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辨证施护 燥热伤肺 组成:麻子仁、枳实、厚朴、大黄、杏仁、芍药 治疗原则: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代表方:消渴方 饮食:宜食性凉之品,银耳、麦冬、芦根、荸荠、枇杷等 辨证施护 原料:玉米须30g、女贞子30g、菊花6g、鲜桑叶6g(干桑叶3g)。 做法:先将鲜桑叶撕碎,再把菊花、玉米须、女贞子,一起放入炖锅内,中火煮沸,再用小火慢煎25分钟,去渣取汁。玉米须、女贞子、桑叶还具有调节血糖作用。 燥热伤肺 玉贞降糖茶 辨证施护 原料:麦门冬10g,鲜芦根汁25g,梨汁30g,荸荠汁20g,藕汁20g。 做法:混合均匀,温服、冷饮均可,忌辛辣之品。 燥热伤肺 五饮汁 辨证施护 燥热伤肺证属于“上消”。 宜安置在安静的背阴环境内,光线柔和,室温不宜过高。 起居有常,保持一定的日运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度。 商调乐曲,《阳春白雪》、《高山流水》、《广陵散》、《将军令》 病因病机 胃热炽盛 组成:麻子仁、枳实、厚朴、大黄、杏仁、芍药 胃火炽盛,胃热消谷,耗伤津液

文档评论(0)

185****857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热爱教育,专注于教育领域创作与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