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4)--痹证中医临床护理学.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痹 证 “马上又要变天了” 痹证: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致使气血运行不畅,经络痹阻,引起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若痰浊、瘀血闭阻经络、血脉,流注关节,可导致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晚期会出现“天鹅颈”畸形)。 轻者: 病在四肢关节肌肉。 临床症状 重者: 可内舍于脏腑(如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风湿热,可对心脏和心脏瓣膜产生损害,引起风湿性心脏病),表现为渐进性(即各种症状越来越严重)或反复发作(如膝骨关节炎多分发作期、缓解期)的特点。。 【年龄与疾病】 临床症状 风湿热 骨质疏松 膝骨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西医学中的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纤维织炎和神经痛等病,均属中医“痹证”范畴。 青壮年 中老年 中年女性 老年女性 历史沿革 痹证之名首见于此 《素问•痹论篇》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也”; “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历史沿革 创定了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和乌头汤治之。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篇》 “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 指出导引、吐纳、针灸、膏摩等技术,能行气活血、疏经柔筋、通络缓急。 历史沿革 “历节风痛,但痛处灸二七壮,佳。” 提出艾灸患处以治疗本病。 将痹证称“痛风”,并提出分上下肢选择用药。 《千金方》 《格致余论》 金元时期、李东垣 历史沿革 将膝关节肿大者称为“鹤膝风”,手指关节肿大者称为“鼓槌风”。 提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护治法则。 王肯堂 《证治准绳》 李中梓 《医宗必读》 证治分类 正虚卫外不固 风寒湿邪 风湿热邪 凡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风湿热、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等均属本病证的讨论范围,其他疾病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为主症时也可参考本节辨证施护。 内 外 证治分类 劳逸不当 劳欲过度,将息失宜,精气亏损,卫外不固; 激烈活动后体力下降,防御功能降低,汗出肌腠疏松,外邪趁虚而入。 久病体虚 老年体虚,肝肾不足,肢体筋脉失养 病后、产后气血不足,腠理空疏,外邪乘虚而入。 正虚卫外不固 【内因】 证治分类 风寒湿邪 久居湿地、严寒冻伤等感受风寒湿邪,外邪注于肌腠经络,滞留于关节筋骨,导致气血痹阻而发为风寒湿痹。 素体阳盛,感受风寒湿邪→从阳化热; 风寒湿痹经久不愈→蕴而化热。 长期水上作业(渔民、水兵)→易罹患此病。 【外因】 有行痹、痛痹、着痹之别 证治分类 风湿热邪 久居炎热潮湿之地,外感风湿热邪,袭于肌腠,壅于经络,痹阻气血经脉,滞留于关节筋骨→风湿热痹。 【外因】 证治分类 病位起初肢体、皮肉、经络,久病则深入筋骨、脏腑。 基本病机: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滞留肢体筋脉、关节、肌肉,经脉闭阻,不通则痛。 病理因素:虚实相兼。 初起以邪实为主,日久耗伤气血,损及肝肾。 案例 姚某,女,40岁,已婚,农民。腰部及双下肢酸重而痛已2年余,曾用中西药治之,时好时发。今诊,上症复发,其酸痛遇阴雨即加重,接触冷水亦然,甚则不能俯仰及行走。近月来,又感手足发凉,时而汗出,苔薄白,脉缓弱。 1.针对患者症状及体征,该患者所患何病? 归属何种证型? 2.我们可采用哪些中医护理来解决问题? 证治分类 风性善行而多变 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 外邪束表,营卫失和 恶寒发热 舌苔薄白,脉浮为风邪在表之象 行痹 【风寒湿痹】 辨证施护 治疗原则:祛风通络 散寒除湿 代表方:《防风汤加减》 行痹 宜食用祛风除湿之品:豆鼓、丝瓜、蚕蛹、荆芥粥、葱头粥等。 可常饮用药酒:五加皮酒、国公酒、木瓜酒、蛇酒等。 五加皮酒 国公酒 荆芥粥 辨证施护 【防风薏米煎】 原料:薏苡仁30g、防风10g。 制法:加水300ml煮沸后,文火煎30~ 40分钟,取药液200ml,分1~2 次服,1剂/天。 功效: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 薏米,健脾渗湿除痹,适用于行 痹患者。 行痹 防风 薏苡仁 辨证施护 居室宜温暖,避免吹对流风。 汤剂宜饭后温服,可用黄酒为引,以助药力。 严密观察药物副反应,及时提供治疗。 服药后盖被安卧避风,可辅以热粥,并应严密观察服药后的反应。 涉及全蝎、马钱子、蜈蚣等有毒中药,可研末装入胶囊内吞服。不宜大量久服,应中病即止。 行痹 证治分类 寒为阴邪,其性凝滞 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 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痛有定处 遇热后寒邪暂时散,气血复

文档评论(0)

185****857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热爱教育,专注于教育领域创作与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