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鼻 渊
鼻渊:系因邪犯鼻窦、窦内湿热蕴积所致。病情时短者,称为急鼻渊;病情时日久者,称为慢鼻渊。鼻即鼻部,渊即深水之意,在此形容鼻涕量多,长流不止。
鼻涕是怎么产生的呢
鼻渊的临床特征
鼻塞
流涕
头面部疼痛
乏力
嗅觉
下降
《素问·气厥论》:“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
历史沿革
“脑漏”、“脑渗”、“控脑砂”
历史沿革
“辛頞鼻渊者……若水之有渊源。”
苍耳子散治“流浊涕不止”
历史沿革
“上星三壮、七壮治浊涕……合谷并治鼻流臭秽。”
“用中指尖于掌心搓令极热,熨搓迎香二穴,可时搓时运,兼行后功”
病因病机
外感风热邪毒,或风寒侵袭,久郁化热,邪热循经上蒸
胆经炎热,随经上犯,蒸灼鼻窍
脾胃湿热,循胃经上扰
肺气虚寒
脾气虚弱
邪毒久困
凝聚鼻窍
虚证
实证
鼻渊
病因病机
起居不慎
冷暖失调
过度疲劳
风热袭表
风寒外袭
郁而化热
内犯于肺肺失宣降
肺经风热
邪热循经上壅鼻窍
病因病机
情志不遂
恚怒失节
胆失疏泄
邪热犯胆
气郁化火胆火循经
胆腑郁热
移热于脑伤及鼻窍
胆热上蒸鼻窍
病因病机
饮食失节
过食肥甘
醇酒厚味
湿热内生郁困脾胃运化失常
脾胃湿热
湿热邪毒循经熏蒸鼻窍
病因病机
久病体弱
病后失养
肺脏虚损肺卫不固
肺气虚寒
易为邪犯正虚托邪无力,邪滞鼻窍
病因病机
久病失养
疲劳思虑
过度
损及脾胃脾胃虚弱
脾气虚弱
运化失健
不能升清降浊
湿浊内生困聚鼻窍
病因病机
病位在肺、肝胆、脾胃
病机特点:肺失宣降、肝失疏泄、
脾失于运化、脾气虚弱
案例
黄某,女,38岁。2021年10月20日初诊。因鼻塞流浊涕10天就诊。
病史:患者10天前因劳累后,起居不慎,出现鼻塞,流浊涕,量多色微黄,当地诊所开具滴鼻药物治疗,收效不明显,病程中伴有嗅觉减退,头痛发热、汗出、咳嗽等症状。既往体健,无其他内科疾病史。
查体:鼻腔黏膜充血、肿胀,中鼻道或嗅沟见黏性分泌物,心肺正常。舌质红,舌苔薄白,脉浮数。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7.2* 109/L,中性粒细胞72%,淋巴细胞25%,红细胞4.56*1012/L。
1、该患者鼻渊为何种证型?
2、针对患者临床表现,护理人员可选择哪些护理适宜技术?
证治分类
肺经风热
风热犯肺,肺失宣降,邪热循经上壅鼻窍燔灼黏膜
鼻甲充血肿大
鼻塞不通、鼻涕增多
邪壅肺系
肺气不利
风热内郁气血壅阻上困鼻窍
嗅觉减退
头晕头痛
前额、颌面部疼痛
舌红苔白、脉浮数为风热在表之象
风热外袭
发热恶风汗出
案例
黄某,女,38岁。2021年10月20日初诊。因鼻塞流浊涕10天就诊。
病史:患者10天前因劳累后,起居不慎,出现鼻塞,流浊涕,量多色微黄,当地诊所开具滴鼻药物治疗,收效不明显,病程中伴有嗅觉减退,头痛发热、汗出、咳嗽等症状。既往体健,无其他内科疾病史。
查体:鼻腔黏膜充血、肿胀,中鼻道或嗅沟见黏性分泌物,心肺正常。舌质红,舌苔薄白,脉浮数。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7.2* 109/L,中性粒细胞72%,淋巴细胞25%,红细胞4.56*1012/L。
1、该患者鼻渊为何种证型?
2、针对患者临床表现,护理人员可选择哪些护理适宜技术?
肺经风热型鼻渊
辨证施护
肺经风热
治疗原则:疏风清热,宣肺通窍
代表方:银翘散合苍耳子散加减。应温服,银翘散煎煮时间以6分钟为宜
辨证施护
肺经风热
食疗方:辛夷马齿苋粥
材料及用法:辛夷10g,煮汁去渣,再加入粳米50g煮粥,将熟时入马齿苋30g,再煮沸即可,早餐食用。
疏风清热、宣肺通窍
证治分类
胆腑郁热
肝胆表里,胆气通于脑,肝胆失于疏泄,气郁化火
邪热内传肝胆,致肝胆热盛,火热之邪循经犯鼻,灼腐鼻窦黏膜,煎灼津液
鼻流大量黄绿黏稠鼻涕味臭、鼻塞、嗅觉下降伴头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面赤耳鸣
舌红苔黄腻、脉弦
辨证施护
胆腑郁热
治疗原则:清泻胆热
利湿通窍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
不宜多服、久服
食疗方:猪胆蜜、苦瓜泥
清凉解热
证治分类
脾胃湿热
脾胃湿热,循经上蒸鼻窍
鼻涕黄浊量多
湿热滞鼻,壅阻脉络,湿胜则肿热盛则红
湿热上蒸蒙闭清窍
鼻黏膜红肿甚鼻塞重而持续
头昏闷重
局部压痛
叩痛
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之证
湿热蕴结脾胃,受纳运化失职
胸脘痞闷
倦怠乏力
食少纳呆
辨证施护
脾胃湿热
治疗原则:清热利湿,化浊通窍
代表方:甘露消毒丹
本方既可散丸剂服用,也可煎成汤剂服用。散剂每服6-9g,丸剂每服9-12g,汤剂,水煎服
“各药晒燥,生研细末(见火则药性变热)每服三钱,开水调服,日二次。或以神曲糊丸,如弹子大,开水化服,亦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