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中药学第十章驱虫药.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章驱虫药 一、含义:凡以驱除或杀灭人体内寄生虫,治疗虫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驱虫药。 二、性能特点:本类药物入脾胃、大肠经。部分药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对人体的寄生虫,特别是肠道寄生虫虫体有杀灭或麻痹作用,促使其排出体外。 三、应用:可用治蛔虫病、蛲虫病、绦虫病、钩虫病、姜片虫病等多种肠道寄生虫病。 此类寄生虫病多由湿热内蕴或饮食不洁,食入或感染寄生虫卵所致。症见不思饮食或多食善饥,嗜食异物,绕脐腹痛,时发时止,胃中嘈杂,呕吐清水,肛门瘙痒等。 迁延日久,则见面色萎黄,肌肉消瘦,腹部膨大,青筋浮露,周身浮肿等症。 对机体其他部位的寄生虫,如血吸虫、阴道滴虫等,部分驱虫药亦有驱杀作用。 某些驱虫药物兼有行气、消积、润肠、止痒等病证,亦有疗效。 四、配伍方法: 应用驱虫药时应根据寄生虫的种类及病人体质强弱证情缓急,选用适当的驱虫药物,并视病人的不同兼证进行相须用药及恰当配伍。 如大便秘结者当配伍泻下药物。 兼有积滞者可与消积导滞药物同用。 脾胃虚弱者配健脾和胃之品。 体质虚弱者,须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 使用肠道驱虫药时多与泻下药同用以利虫体排出。 五、使用注意 ①驱虫药物对人体正气多有损害,故要控制剂量、防止用量过大中毒或损伤正气。 ②对素体虚弱,年老体衰及孕妇,更当慎用。 ③驱虫药一般应在空腹时服用,使药物充分作用于虫体而保证疗效。对发热或腹痛剧烈者,不宜急于驱虫,待症状缓解后,再行施用驱虫药。 六、现代研究 驱虫药对寄生虫体有麻痹作用,使其瘫痪以致死亡,部分驱虫药有抗真菌、抗病毒及抗肿瘤等作用。 某些驱虫药物还有促经胃肠蠕动,兴奋子宫,减慢心率,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等作用。 使君子(掌握) 一、来源:为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的成熟果实。主产于四川、广东、广西等地。 使君子(掌握) 二、药性:甘,温。归脾、胃经。 三、功效:杀虫消积 四、应用: 1.蛔虫病、蛲虫病。 蛔虫 轻证 单用本品炒香嚼服。 重证 可与苦楝皮、槟榔等同用。如使君子散。 2.小儿疳积。 治小儿疳积,面色萎黄,形瘦膨大,腹痛有虫者,可与槟榔、神曲、麦芽等配伍。如肥儿丸。 治小儿五疳,心腹膨胀,不进饮食可与厚朴、陈皮、川芎等同用。如使君子丸。 四、用法用量: 煎服9-12g。捣碎,取仁炒香嚼服,6-9g小儿每岁1-1.5粒,日总量不超过20粒,空腹服用,每日1次,连用3天。 五、使用注意: 大量服用可致呃逆、眩晕、呕吐、腹泻等反应,若与热茶同服,亦能引起呃逆、腹泻,故服用时当忌饮茶。 苦楝皮(掌握) 一、来源:为楝科植物川楝或楝的 树皮及根皮。 苦楝皮(掌握) 二、药性:苦寒,有毒。归肝、脾、胃经。 三、功效:杀虫、疗癣。 四、应用: 1.蛔虫病,蛲虫病,钩虫病。 ①治蛔虫病,可单用水煎,煎膏或制成片剂、糖浆服用。亦可与使君子、槟榔、大黄等同用。如化虫丸。 ②治蛲虫病,与百部、乌梅同煎,取浓液于晚间作保留灌肠,连用2-4天。 ③治钩虫病,与石榴皮同煎,如楝榴二皮饮。 2.疥癣、湿疮 治疥疮、头癣、湿疮、湿疹瘙痒等证单用本品研末,用醋或猪脂调涂患处。 五、用法用量:煎服4.5-9克,鲜品15-30克。外用适量。 六、使用注意:本品有毒,不宜过量或持续久服。有效成分难溶于水,需文火久煎。 槟榔(掌握) 一、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成熟种子。主产于海南、福建、云南等地。 槟榔(掌握) 二、药性:苦、辛、温,归胃、大肠经。 三、功效: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 四、应用: 1.肠道寄生虫病。 本品驱虫谱广,对绦虫、蛔虫、蛲虫、钩虫、姜片虫等肠道寄生虫都有驱杀作用,并以泻下作用驱除虫体为其优点。 治绦虫证疗效最佳,可单用,亦可与木香同用,如圣功散,现代多与南瓜子同用,其杀绦虫疗效更佳。 治蛔虫病、蛲虫病与使君子、苦楝皮同用。 治姜片虫病与乌梅、甘草配伍。 2.食积气滞、泻痢后重。 ①治疗食积气滞、腹胀便秘常与木香、青皮、大黄等同用。如木香槟榔丸。 ②治湿热泻痢与木香、黄连、芍药等同用。如芍药汤。 3.水肿、脚气肿痛。 治疗水肿实证,二便不利,常与商陆、泽泻、木通等同用。如疏凿饮子。 用治寒湿脚气肿痛与木瓜、吴茱萸、陈皮等配伍。如“鸡鸣散”。 4.疟疾:常与常山、草果等同用。如“截疟七宝饮”。 五、用法用量:煎服3-10克,驱绦虫、姜片虫30-60克。生用力佳。炒用力缓;鲜者优于陈久者。 六、使用注意:脾虚便溏或气虚下陷者忌用;孕妇慎用。 鹤草芽(了解) 一、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龙牙草的冬芽。中国各地均有分布。 鹤草芽(了解) 二、药性:苦、涩,凉。归肝、小肠、大肠经。 三、功效:杀虫。 四、应用: 1.绦虫病。 此外,本品制成栓剂,治疗滴虫性阴道炎,

文档评论(0)

185****857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热爱教育,专注于教育领域创作与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