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中药学第十六章平肝息风药.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药性:咸、辛,平。归肝、肺、胃经。 三、功效:祛风定惊,化痰散结。 四、应用: 1.惊痫抽搐。 ①高热抽搐者配蝉蜕、钩藤、菊花等。 ②急惊风、痰喘发痉者配全蝎、天麻、朱砂、牛黄、胆南星等千金散。 ③小儿脾虚久泻、慢惊搐者配党参、白术、天麻、全蝎等。如醒脾散。 ④破伤风、角弓反张配全蝎、蜈蚣、钩藤等。如撮风散。 2.风中经络、口眼歪斜。本品味辛行散,能祛风、化痰、通络配全蝎、白附子等。如牵正散。 3.风热头痛、目赤咽痛、风疹瘙痒。与刺蒺藜相似,风热皮肤瘙痒可用。 ①肝经风热上攻之头痛、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等配桑叶、木贼、荆芥等。如白僵散。 ②风热上攻致咽喉肿痛、声音嘶哑配桔梗、薄荷、荆芥、防风、甘草等如六味汤。 4.痰核、瘰疬配浙贝母、夏枯草、连翘。也有一定作用,对肺热咳嗽痰多能用。 5.乳腺炎、流行性腮腺炎、疔疮肿毒等配金银花、连翘、板蓝根、黄芩等。 6.喉痹,喉风 医案:多动症 滕某,女,9岁,学生,2004年9月12日初诊。 素来身体健康,近年以来出现睡眠中颜面触动,手亦搐动,语言多,滔滔不绝,不能自控,精神邢飞,学习不能专注,经哈市精神神经科诊断“多动症”,经治无效来中医门诊治疗。张琪教授辨证属于肝风内动,因肝主筋,津液不能收敛,治以镇肝息风,定心安神之法。 柴胡10g,生龙骨10g,生牡蛎10g,珍珠母15g,代赭石20g,钩藤15g,菊花10g,全蝎15g,蜈蚣1条,天竺黄10g,甘草10g。 10月2日二诊:服上方14剂,睡眠中不见手抽动,手足未见抽动,精神比服药前稳定,语言亦好转,嘱继服上方。10月20日三诊:诸症皆愈,已能继续入学学习,从而痊愈。 国医大师张琪,张佩青,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179 医案:经前眼睑振跳案: 赵某,女,29岁,已婚,河北省隆尧县小孟村人.1989年5月18日诊。 患者每于经前3-4日开始,双目眼皮不自主振跳,间歇性发作,眼皮酸楚,久视则重坠欲闭,月经来潮后1-2日不治自愈。多方求治无效。伴有面部肌肉颤动,头痛头晕,胸闷不舒,呕恶痰多。舌苔白腻,脉弦滑。 辨证属风痰相合,随冲气循经上扰所致。治以祛风化痰,调冲止痉。方用牵正散加味治之。 处方:全蝎6g,僵蚕10g,白附子8g (先煎),胆南星10g,陈皮12g,茯苓15g,钩藤30g(后下),石决明20g,夏枯草15g,当归15g,川芎10g,怀牛膝15g,桔梗8g,水煎服,每日1剂,经前宗方药6剂。 服药后,月经来潮2日眼皮振跳基本痊愈,其他兼症亦若失。药既中病,宗前方每日1剂服至经净,嘱下次经前扔用上方、上法服之。如此连服3月而痊愈,随访1年未复发。孙润斋医案医话,孙润斋,孙平诊,孙献诊.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1:87 复习题: 1、天麻与钩藤的功效、应用的异同是什么? 2、钩藤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一、含义:凡以平息肝风为主要作用,主治肝风内动、惊厥抽搐病证的药物,称息风止痉药。 二、性能特点:羚羊角、钩藤、地龙为寒性;牛黄为凉性;天麻、白僵蚕、全蝎为平性;蜈蚣为温性。此外,蝉蜕为寒性;防风、天南星、白附子、蕲蛇为温性,乌梢蛇为平性。 味,多为真实滋味,如地龙咸,羚羊角咸,全蝎、蜈蚣味辛。 主要归肝经,功效为息风止痉。 第二节息风止痉药 三、应用: 1.温热病热极动风、肝阳化风、血虚生风等所致之眩晕欲仆,项强肢颤、痉挛抽搐等症,以及风阳夹痰,痰热上扰之癫痫、惊风抽搐或风毒侵袭,引动内风之破伤风、痉挛抽搐、角弓反张等症。 2.部分兼有平肝潜阳、清泻肝火作用的息风止痉药,亦可用治肝阳眩晕和肝火上攻之目赤头痛等。 3.某些息风止痉药尚兼祛外风之功,还可用治风邪中经络之口眼歪斜,肢麻痉挛、头痛、痹证等。 四、配伍方法: 高血压导致中风配平肝阳的药; 温热病后期阴虚风动配滋阴药; 脾虚慢惊风配补气健脾药,寒邪较重者配温里药,如附子等。 破伤风常选息风止痉药与防风、白附子、天南星等同用。 五、使用注意: 肝热生风对温燥息风止痉药慎用; 寒性生风对寒凉息风止痉药慎用. 寒、热、虚、实 羚羊角(掌握) 一、来源: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的角。主产于俄罗斯。 羚羊角(掌握) 二、药性:咸,寒。归肝、心经。 三、功效: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散血解毒。 四、应用: 1.肝风内动、惊痫抽搐。 ①温热病高热神昏、惊厥抽搐者配钩藤、白芍、菊花、桑叶、生地同用。 ②妇女子痫,配防风、独活、茯神、酸枣仁等。如羚羊角散。 ③癫痫、惊悸等配钩藤、天竺黄、郁金、朱砂等。 2.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①肝阳上亢所致之头晕目眩、烦躁失眠、头痛如劈等。配石决明、龟甲、生地、菊花等。如羚羊角汤。 3.肝火上炎,目赤头痛。 ①肝火上炎之头痛、目赤肿痛、羞明流泪等配决明子、龙胆草、车前子等如羚羊角散。 4.温热病壮热神昏、热毒发斑。

文档评论(0)

185****857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热爱教育,专注于教育领域创作与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