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汽轮机工作原理和结构
[2007-01-11 ]
汽轮机工作原理
汽轮机是将蒸汽的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蜗轮式机械。在汽轮机中,蒸汽在喷嘴中发生膨胀,压力降低,速度增加,热能转变为动能。如图 1 所示。高速汽流流经动叶片 3 时,由于汽流方向改变,产生了对叶片的冲动力,推动叶轮 2 旋转做功,将蒸汽的动能变成轴旋转的机械能。
图 1 冲动式汽轮机工作原理图
1-轴;2-叶轮;3-动叶片;4-喷嘴
汽轮机结构
汽轮机主要由转动部分(转子)和固定部分(静体或静子)组成。转动部分包括叶栅、叶轮或转子、主轴和联轴器及紧固件等旋转部件。固定部件包括气缸、蒸汽室、喷嘴室、隔板、隔板套(或静叶持环)、汽封、轴承、轴承座、机座、滑销系统以及有关紧固零件等。
套装转子的结构如图 2 所示。套装转子的叶轮、轴封套、联轴器等部件和主轴是分别制造的,然后将它们热套(过盈配合)在主轴上, 并用键传递力矩。
图 2 套装转子结构
1-油封环 2-油封套 3-轴 4-动叶槽 5-叶轮 6-平衡槽
汽轮机主要用途是在热力发电厂中做带动发电机的原动机。为了保证汽轮机正常工作,需配置必要的附属设备,如管道、阀门、 凝汽器等,汽轮机及其附属设备的组合称为汽轮机设备。图 3 为汽轮机设备组成图。来自蒸汽发生器的高温高压蒸汽经主汽阀、调节阀进入汽轮机。由于汽轮机排汽口的压力大大低于进汽压力,蒸汽在这个压差作用下向排汽口流动,其压力和温度逐渐降低, 部分热能转换为汽轮机转子旋转的机械能。做完功的蒸汽称为乏汽,从排汽口排入凝汽器,在较低的温度下凝结成水,此凝结水 由凝结水泵抽出送经蒸汽发生器构成封闭的热力循环。为了吸收乏汽在凝汽器放出的凝结热,并保护较低的凝结温度,必须用循 环水泵不断地向凝汽器供应冷却水。由于汽轮机的尾部和凝汽器不能绝对密封,其内部压力又低于外界大气压,因而会有空气漏 入,最终进入凝汽器的壳侧。若任空气在凝汽器内积累,凝汽器内压力必然会升高,导致乏汽压力升高,减少蒸汽对汽轮机做的 有用功,同时积累的空气还会带来乏汽凝结放热的恶化,这两者都会导致热循环效率的下降,因而必须将凝汽器壳侧的空气抽出。凝汽设备由凝汽器、凝结水泵、循环水泵和抽气器组成,它的作用是建立并保持凝汽器的真空,以使汽轮机保持较低的排汽压力, 同时回收凝结水循环使用,以减少热损失,提高汽轮机设备运行的经济性。
图 3 汽轮机设备组成图
1-主汽阀 2-调节阀 3-汽轮机 4-凝汽器 5-抽汽器 6-循环水泵
凝结水泵 8-低压加热器 9-除氧器 10-除水泵 11-高压加热器
为了调节汽轮机的功率和转速,每台汽轮机有一套由调节装置组成的调节系统。另外,汽轮机是高速旋转设备,它的转子和定子间隙很小,是既庞大又精密的设备。为保证汽轮机安全运行,配有一套自动保护装置,以便在异常情况下发出警报,在危急情况下自动关闭主汽阀,使之停运。调节系统和保护装置常用压力油来传递信号和操纵有关部件。汽轮机的各个轴承也需要油润滑和冷却,因而每台汽轮机都配有一套润滑油系统。
总之,汽轮机设备是以汽轮机为核心,包括凝汽设备、回热加热设备、调节和保护装置及供油系统等附属设备在内的一系列动力设备组合。正是靠它们协调有序地工作,才得以完成能量转换的任务。
热力发电厂汽轮机转子弯曲成因分析
大轴弯曲通常分为热弹性弯曲和永久性弯曲。热弹性弯曲即热弯 曲,是指转子内部温度不均匀,转子受后膨胀而造成转子的弯曲。这时
转子所受应力未超过材料在该温度下的屈服极限,所以,通过延长盘车 时间,当转子内部温度均匀后,这种弯曲会自行消失。永久弯曲则不同, 转子局部地区受到急剧加热(或冷却),该区域与临近部位产生很大的温 度差而受热部位热膨胀受到约束,产生很大的热应力,其应力值超过转 子材料在该温度下的屈服极限,在剧烈摩擦时,些温度高达650~ 1300℃,使转子局部产生压缩塑性变形。当转子温度均匀后,该部位将
有残余拉应力,塑性变形并不消失,造成转子的永久弯曲。大轴永久弯曲后往往可以发现肇事过程中转子热弯曲的高位恰好是永久弯曲后的 低位,其间有 180°的位差,这也说明了因热弯曲摩擦而发热的部位, 恰好是受周围温度低的金属挤压产生塑性形的部位。由此可见,大轴的永久弯曲是由过大的热应力引起的,往往是由暂时弯曲和摩擦振动引起的。
造成大轴弯曲的因素主要有两大类,一是转子动静部分严重摩擦。大轴
旋转时动挠度子的偏心值成正比,原始的热挠曲越大,动挠度越大。当转速小于临界转速时,振动的位与转子质量偏心方向相一致。对于200MW 机组,中压转子临界转速在 1680r/min 左右,所以在中速以前
振动过大时轴的瞬间振动方向与摩擦高位点之间的相位角是小于90°的锐角说明热变形与转子原来的偏心方向趋于一致,互为叠加。偏心引起摩擦,摩擦热变形进一加大偏心,此种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