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 题
28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1课时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
2.反复地诵读、揣摩、品味,把握诗人感情的脉络。
3.诗歌中运用的对比手法。
4.学习鲁迅的革命精神。
学习重难点
1.学习诗歌中运用的对比手法。
2.体会诗歌的结构与表达方式方面的特点。
学情分析
学生尽管是第一次接触鲁迅,但在有了前面几篇课文的学习基础上,他们对鲁迅先生的感人事迹和精神有了一定的了解。再加上我之前让学生搜集了关于鲁迅的资料,他们不难理解本诗赞颂像鲁迅这样无产阶级革命者的甘为人民和革命献身的伟大精神。只是本班学生朗读的基础不是很好,在诵读中体味诗歌感情上也许存在一定难度。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回忆鲁迅,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以回忆鲁迅先生为话题,回顾本单元的前三篇课文,交流鲁迅先生留给学生的印象,使鲁迅先生的形象逐渐立体而丰满,为这节课进一步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作铺垫。)
1.(课件出示鲁迅先生的画像):这幅画像上的人物我们不再陌生,他是谁?谁能用一两句话来描述一下他?
2.导入新课:在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之际,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挥笔写了一首诗——《有的人》。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学习任务二:引导朗读,初悟诗情
(设计意图:本课借助各种形式的朗读,层层深入,使学生熟读成诵,初步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感知作者对两种人截然不同的态度,既培养学生的语感,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
zāng xiǔ shuāi
臧克家 不朽 摔垮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2)课件出示生字组词。
(3)开展读字游戏:开火车读
3.词语释义(可以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意)
不朽:永不磨灭;永远存在下去。
尸首:人的尸体。
下场:人的结局(多指不好的)。
4.多音字
当 dāng (当时)
dàng (上当)
乌鸦听了狐狸夸奖的话,开口一唱歌,当(dāng)时嘴里的肉就掉下来,狐狸骗到肉就跑了,乌鸦知道上当(dàng)为时已晚。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让我们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1.作者简介
臧克家(1905年10月8日-2004年2月5日)著名诗人, 山东潍坊诸城人,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少全、何嘉。国立山东大学 (今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 知名校友,是闻一多的学生、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曾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2.写作背景
1949年,臧克家回到北京,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胜利了的人民在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臧克家亲身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并去瞻仰了鲁迅故居,看到了鲁迅文章中提到过的“枣树” “老虎尾巴”,睹物思人,百感交集,心中充满了对鲁迅的思念和崇敬,写了《有的人》这首短诗。
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4.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5.带着问题读课文:《有的人》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
(1)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诗中不只是单纯写对鲁迅的怀念,而是通过和与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
(2)文中写了几种人?是哪几种人?为什么要写这另种人?
文中写了两种人,其实是两种对立的阶级,写另一种人是为了反衬鲁迅的伟大。
(3)本文采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对比
(4)请找出每节诗中的对比
= 1 \* GB3 ①活着——死了
生死价值观的对比
死了——活着
= 2 \* GB3 ②骑在人民头上--俯身做牛马
= 3 \* GB3 ③刻名字想不朽--情愿做野火,等火烧 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对比
= 4 \* GB3 ④别人不能活--为多数人更好地活
= 5 \* GB3 ⑤摔垮--记住
= 6 \* GB3 ⑥名字烂得更早--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人民群众对两种人态度的对比
= 7 \* GB3 ⑦下场可以看到--抬举得很高很高
(5)划分层次,概括各部分的意思。
第一部分(1)对两种人的生与死进行评价。
第二部分(2-4)写这两种人对待人民群众截然相反的态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快乐读书吧》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语文园地四》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1课《草原》第1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4课《花之歌》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第2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8课《灯光》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9课《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13课《桥》第1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14课《穷人》第1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14课《穷人》第2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