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
第一章 总 则
医用高压氧舱〔以下简称氧舱〕是医疗机构设置、临床治疗缺氧性疾病的医疗设备。合理使用、标准操作氧舱不仅能够确保临床疗效, 而且可以避开恶性事故的发生。为此,制定氧舱质控总则如下:
一、使用氧舱的单位必需是本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 非医疗机构不得以氧舱对外开展医疗业务。
二、氧舱的从业人员必需到卫生部指定的培训中心承受培训并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证前方可上岗操作。
三、氧舱购置、制造、安装、使用必需依据《医用氧舱安全治理规定》经卫生、质量技术监视部门审核批准。
四、氧舱应使用医用氧或液态氧。
五、应把握临床适应症和禁忌症,严格执行操作常规。
六、氧舱配备适当、相对固定的专职工作人员〔医师、护士、技师〕。
其次章 氧舱操作常规
一、开舱前预备
〔一〕氧舱设备应处于安全备用状态。
1、贮气罐压缩空气卫生学要求及贮气量应符合GB12130 规定, 贮气罐内气体必需冷却,压缩机出口气温小于 37℃,压缩空气气源压力不低于 0.5MPa〔表压,下同〕。
、氧气气源有保障, 面罩吸氧时, 供氧压力应保持在
0.4MPa-0.6Mpa 范围内,氧气卫生学要求符合 GB12130 规定。
、操纵台上各加减压和供排氧阀门已关闭,氧舱压力表、氧气表回位应在零。
4、 测氧仪应处于牢靠的使用状态,声、光报警装置良好,氧探头在使用期内。
5、 照明〔包括应急照明〕、空调、电视监视、对讲系统、报警系统、负压吸引装置、吸排氧装置连接完好。
6、 递物筒处于关闭状态,过渡舱处于安全备用状态。
7、 消防装置处于备用状态。
〔二〕入舱前宣教
1、 向病人告知高压氧治疗目的、留意事项、生疏吸氧面罩及通讯设备的使用方法。
2、 病员首诊发“病人进舱须知卡”〔附三〕或“病员须知制度”上墙。
〔三〕病人入舱前预备
1、病人必需经高压氧专科医师会诊确定指征前方可安排进舱治疗。
2、 病人进舱前,医师应具体了解病史、明确诊断,进展生命体征及专科检查及必要处置,并记录门诊或住院病志。
3、对于确诊为急性坏疽、芽孢杆菌感染等传染病者应单独开舱。
〔四〕氧舱内应备齐以下药品及器材〔单人舱应在舱外配备〕 1 、急救药品:呼吸兴奋剂、升压药、强心剂、冷静剂等。
2 、抢救器材:输液器、注射器、吸引装置、血压计、听诊器等。
〔五〕每次开舱治疗时医师、护士、技术人员应到位。
〔六〕应按 GB12130 人均舱容规定安排入舱人数,严禁超员。多人氧舱要求人均舱容≥3.0 立方米,单人氧舱人均舱容≥1.0 立方米。
〔七〕严禁治疗舱和过渡舱同时收治病人
二、 加压
〔一〕严禁纯氧加压。
〔二〕应严格把握加压速度,并询问舱内人员的感受。加压初始阶段应缓慢加压,在表压为 0.1MPa-0.15MPa 时,总加压时间不得少于 15 分钟。
〔三〕加压过程中,应常常询问舱内人员的感觉及中耳调压状况, 假设舱内人员反映不适时,马上停顿加压并通知医生做好对症处理。
〔四〕在舱内进展静脉输液的处理原则:尽量使用开口式玻璃输液器或塑料输液器,如用密闭玻璃瓶必需插入大号穿刺针〔即长针头〕,针头直达液平面之上,调整好输液速度。假设需用 10 毫升以上安瓿最好在舱外开启后带入舱内。
三 、稳压与吸氧
〔一〕加压至治疗压力,应保持舱内压力稳定,其波动范围小于0.004MPa,供氧压力应保持在 0.4MPa-0.6MPa 范围内。
〔二〕吸氧方式,依病情需要,选用开放自流式〔1 级〕或面罩吸氧方式〔2 级〕。应戴紧面罩,维持正常呼吸。稳压吸氧时间≥60 分钟。
〔三〕监测舱内氧浓度,掌握在 23%以内。最高不超过 25%,
假设氧浓度增高过快应查明缘由并准时排解。
〔四〕留意通风换气,保持舱内空气清洁、颖,最低通风量应为 0.08 立方米/人。
〔五〕依据GB12130 标准,调整好舱内的温度、湿度。舱内温度:夏季〔24℃-28℃〕±2℃;冬季〔18℃-22℃〕±2℃。舱内湿度:相对湿度 50-80%
〔六〕病人吸氧方案由医师打算〔可参照“常用高压氧治疗方案”〕。
〔七〕亲热观看病情,准时了解病人感觉,有特别状况准时处理。
〔八〕在荷压状况下,制止递物筒内外同时开启,假设使用递物筒, 应按规定程序操作〔附一〕。
〔九〕假设抢救病人需要,医务人员可通过过渡舱进舱,按规定程序操作〔附二〕。
〔十〕有意外事故征兆,经有关人员争论可终止治疗;一旦有危及病人生命的意外状况发生,应遵照意外状况处理原则处理。
四 、减压
〔一〕减压开头前应事先通知舱内人员做好预备1、留意保暖。
2、调整好补液速度和滴管内的液平面。
3、保持平稳呼吸,严禁屏气,假设病人有剧咳,可暂缓减压。
4、危重病人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引流管〔如导尿管、胃管、胸
腔引流管、气管插管气套囊等〕均应开放。
〔二〕减压方法
阶段减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