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筑环境测量方案设计;本节内容;第1节 通风空调系统风量测试技术;一、在管道上测量空气流量;测量断面位置
不能满足时,最小距离为1.5d
动压测量出现零值或负值的截面不能作为测量断面
测量断面测点按等环面法和对数-线性法布置,用下式求该断面平均流速和流量;毕托管与倾斜式微压计的连接方法 ;2、用标准节流装置测量管道内空气流量;式中:qvi—第i个喷嘴的风量,m3/h
qv —喷嘴组的总风量,m3/h
qvn—标准状态下的风量,m3/h
ρ、 ρn—分别为测量条件下和标准状态下的密度;3、用均压管测量管道内空气流量
式中:K—校正系数
ρ—管道内空气的密度
pd、 pdn —均压管测得动压值和在风管中用标准毕托管测得的平均动压值;二、送风口或回风口处测量空气流量;第11页/共36页;例 试设计用毕托管测量空调系统管道内风量测点布置方案,管道内径为1000mm,风管壁厚为2.0mm
解:1、确定断面
2、测点布置(按等环面法)
各测点至管内壁的距离(m);第2节 建筑能耗测试技术;一、建筑物室内外平均温度测量;建筑物室内平均温度计算
室温逐时测量值ti,j
检测时间内房间平均值trm
户内平均室温thh
建筑物内平均室温tia
适合温度:室内逐时值在16~24℃为合格;(二)检测期间室外平均温度
室外空气温度计的布置
应设在百叶箱内或采取防护措施,感温测头宜距地面1.5~2m,宜在建筑物不同方向同时设置测点。百叶箱设置在背阴面且离外墙5m以外的空旷区
检测持续时间
在供热系统正常运行后进行,持续时间不应少于168h
测量时间应与室内空气温度测量时间同步;室外平均温度计算
式中: tea—检测持续时间内室外平均温度
tei,j—第i温度测点的第j个逐时测量值
m—室外温度测点的数量
n—单个温度测点逐时测量值的总个数
i—室外温度测点编号
j—室外温度第i个测点测量值的顺序号;温度测量方案;第19页/共36页;二、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测量;(一)现场测量;测量方法
宜采用热流计法测量,热流计及其标定应符合《建筑用热流计》的规定
热流和温度测量应???用自动化数据采集记录仪
温度传感器测量误差应小于0.5℃;用一对温度传感器直接测量温差时,测量误差应小于2%;用两个温度值相减求温差时,测量误差应小于0.2℃
测量位置
测点应有代表性,不应靠近热桥、裂缝和有空气渗漏的部位;不应受加热、制冷装置和风扇的影响;测量仪表—BES-G智能多路温度、热流计
温度测量
测量通道:16路;
量程范围:-40℃~100℃
准确度:≤0.3℃
温度传感器采用铜-康铜热
电偶,冷端自动补偿。用于墙体表面温度、热桥表面温度、室内外空气温度测量
热流测量
?测量通道:8路;量程范围:0~±20mV;测量准确度:≤0.02?mV;
热流传感器采用板式热流计,主要用于墙体热流密度测量。;测量仪器的安装
热流计应直接安装在被测围护结构的内表面上,且应与表面完全接触,一般采用埋入式
温度传感器在围护结构的两侧表面
安装,传感器表面的辐射系数与被测
表面基本相同
检测时间
应在供热系统正常运行后进行
宜选在最冷月,避开气温剧烈变化
的天气,避开寒潮期,持续时间不应
少于96h
连续观测时间,轻型结构宜使用夜间采集数据,重型结构应采用全天数据;测量误差增大的可能原因
测量之前或测量期间,温度波动比构件内外表面温差大得多
构件厚重而测量持续时间过短
构件受到太阳辐射或其他强烈的热影响
热流计引起的附加误差等
仪表标定误差、数据采集系统的误差等
数据分析方法 算术平均法和动态分析法;(二)实验室测量;(三)围护结构热桥;测点位置
应选在热桥温度最低处
室内温度测点距地面1.5m左右,室外温度测点距地面高度1.5~2.0m左右,并应离开被测墙面0.5m以上
温度传感器应采取热辐射防护措施
传感器表面的辐射系数应与被测表面相同
;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计算
式中:θ1—室内外计算温度下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
θim—检测时间内,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逐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
tim—室内空气温度逐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
tem—室外空气温度逐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
tdi—室内计算温度
tde—围护结构冬季室外计算温度;检测原则
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检测数量视情况而定,但同一建筑物中至少应检测一处
合格判据 在室内外计算温度条件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四单元我们的生活空间 单元教学课件 2025北师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ptx
- NB_T 20006.5-2021 压水堆核电厂用合金钢 第5部分:反应堆压力容器封头用锰-镍-钼钢锻件.docx VIP
- 肾衰竭并发症(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处理与护理.pptx VIP
- 双诺希胶囊2定稿).ppt VIP
- 【低空经济】无人机防反制系统设计方案.pdf
- 2025年甾体激素原料药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到十年行业发展趋势报告.docx
- 《中医经络面部美容》课件.ppt VIP
- 2025智算中心行业研究报告.pdf VIP
- (2025秋新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PPT课件.pptx VIP
- 油料配送操作规程.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