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菌药物的基础知识与临床应用.ppt
抗菌药物有趣的案例 用头孢时为什么不能饮酒? 如果在母核的3位上存在甲硫四氮唑活性基团,则在使用此类药物期间或之后5~7天内饮酒,服用含有乙醇的药物、食物以及外用乙醇制剂均可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 使乙醛代谢为乙酸的路径受阻,导致乙醛在体内蓄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表现:面部及全身皮肤潮红、头晕、腹痛、昏厥、濒死感等,严重者可致休克、心梗死亡 抗菌药物有趣的案例 内容提要 基本概念辨识---化学治疗药物分类 基本现状概要---抑菌剂与杀菌剂 抑菌药与杀菌药的抗菌作用 抑菌剂杀菌剂与联合用药 联合应用效果 杀菌剂与抑菌剂伍用顺序存在二种情况: 一、先杀后抑: 非细菌生物被膜细菌感染性疾病,按照传统理论,一般情况杀菌 剂与抑菌剂伍用应是“先杀后抑”。 ??? 二、先溶后杀: 生物医学材料相关感染形成的细菌生物被膜病,应该注意抗菌 药物难以渗透。一般“先溶后杀”。 由于生物被膜相关的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十分棘手,目前主要有两种策略: 生物被膜:细菌粘附于接触表面,分泌多糖基质、纤维蛋白、脂质蛋白 等,将其自身包绕其中而形成的大量细菌聚集膜样物。多糖基质通常 是指多糖蛋白复合物,也包括由周边沉淀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等。 ??? 1.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 ??? 2.在治疗过程中尽量选用能透过生物被膜的杀菌剂。 i)在临床常用的抗生素中,左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对细菌 生物被膜有较好的渗透性,对生物被膜下生长缓慢的细菌也有 的杀菌作用; ii)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可抑制细菌 生物被膜的形成,与氟喹诺酮类药物联用时,可提高后者对细 菌生物被膜的渗透性和对被膜下细菌的杀菌活性。 给药间隔:>1h,最好应根据繁殖期杀菌剂的半衰期确定抑菌剂使用的时间。 一般来说,抑菌剂可以在杀菌剂两次使用之间使用。 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属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头孢菌素给药频次多一天可能需要2~3次(头孢曲松除外),阿奇霉素半衰期长(近70小时)每天一次即可。 如下呼吸道细菌性严重感染,经验用药,可每天静脉滴注一次头孢曲松+阿奇霉素,依从性最佳,尤其适用不愿住院的门诊患者。 总之,按疗程连续伍用抗菌药使得用药顺序模糊,但用药顺序可影响起效时间,进而可能延误救治重症感染患者时机。 基本概念辨识---细菌药敏实验 基本现状概要-- 抗菌药物体内动态过程 哪些药物可以穿过血脑屏障呢 以神经内科化脓性脑膜炎为例 药物治疗原则: 1、药效学上必须选用对致病菌敏感的杀菌剂。 2、药物能穿透血脑屏障,达到足够的抗菌浓度。 3、正确的用药方案:剂量、给药间隔、用药疗程。 1、选用对致病菌敏感的杀菌剂 (1)未确定病原菌: 广谱抗菌药,首选三代头孢(如头孢曲松、头孢噻肟) (2)明确病原菌: ①肺炎球菌: 选青霉素;若耐药,头孢曲松、必要时联合万古霉素,2周 ②脑膜炎球菌: 选青霉素;若耐药,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可联用氯霉素 ③革兰阴性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头孢他啶; 其他 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或头孢他啶,3周 影响透过药物血脑屏障的因素 脂溶性 基本现状概要---静脉注射比口服吸收快? 阿奇霉素肠溶口服吸收速度与静脉注射速度一致。 美国药典:17岁以下的少年禁止血管给药。 国内说明书:儿童或16岁以下的患者安全性尚不明确。 可是部分医生依然都是ivgtt 给药!!! 基本现状概要----抗菌药物的基液对疾病的影响 左氧氟沙星氯化钠------ 环丙沙星氯化钠--------- 克林霉素氯化钠--------- 甘油果糖氯化钠--------- 奥硝唑葡萄糖-------- 甲硝唑葡萄糖-------- 溴己新葡萄糖-------- 氨溴索葡萄糖-------- 药时曲线与抗菌作用模式 抗菌药物两大分类----浓度依赖型 浓度依赖型:在一定范围内,抗菌药物活性随药物浓度增 加而增加。 临床用药目的:取得抗生素Cmax/MIC10或 AUC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