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渡荆门送别 教育教学课件.pptxVIP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渡荆门送别 教育教学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渡荆门送别李白 本课时目标1.诵读诗歌,领略诗歌的音韵美。2.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语言美,提高欣赏诗歌的水平。3.把握诗歌主旨和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李白感受诗歌音韵美  1、 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2、 听读古诗,用笔划分节奏“/”和重音。(1)凝神静听,细细体会节奏、音韵、停顿、情感的掌控。(2)判定感情基调,选择恰当的语气语调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放声吟诵,读出节奏渡荆门送别 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知人论世,了解作者 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 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友人而作。诗人在二十五岁之前一直住在四川,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出生巴渝地区(四川省)五岁开始读书十五岁诗赋多篇,获推崇与奖赏十八岁大匡山读书,增长阅历见识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二十五岁感受诗歌画面美从遥远的荆门之外乘舟沿江东下,来到楚国境内漫游。山野随着平原的出现渐渐消失,大江进入广阔无垠的原野尽情奔流。月亮映在江中仿佛是天上的一面镜子,云雾弥漫如同海市蜃楼。我还是爱恋故乡的江水,它流淌万里伴随着我的行舟。感受诗歌画面美  听录音朗读,用自己话描述诗歌中呈现了哪些画面。提示: 用第一人称描绘画面,突出景物的特点,想象此时诗人的心情。示例: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描绘画面:我看见天险雄秀的荆门山渐渐远去,漫长的水路把我带到了楚地,家乡已经十分遥远,眼前是平阔的江面。我心里充满憧憬,就要去新天地闯荡,迎接我的会是怎样的舞台?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描绘画面:我看见两岸重叠的群山逐渐消失,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平野,江水脱离了群山的束缚向着辽阔的大地奔腾直泻。我不禁幻想自己也如这奔腾的江水般将迎来广大的世界。荆门山 荆门山在现在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对峙,形势险要。人们常把荆门山称作“蜀楚咽喉”。等到长江冲出峥嵘突兀的荆门山口,才真正流入江汉平原地带,水面骤然变得宽阔,江流也随之显出舒展奔放的姿态。示例:“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描绘画面:静谧的夜晚,江面平静,我俯视月亮投在江面的影子,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面明亮的镜子。白天的时候,我仰望天空,看到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妙景象。我觉得这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多么高远和辽阔。1水中映月图明月映照下的夜景,写出了江水与江上空气的澄净明澈。天边云霞图 写黄昏的风景,云霞飘飞如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 颔联和颈联所写景物,或天高地远、气象阔大,或凤舞灵动、景色优美,也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大平原时的新鲜感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精读品味精读品味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赏析:首联交代了远渡的地点和目的。 “游”字写出诗人跋山涉水,不远万里来到楚国壮游的豪情逸致。精读品味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赏析:“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推移,给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字写出江面平静辽阔,展示诗人的广阔胸襟。 颔联写进入楚地所见的壮阔景色。抒发了诗人初出荆门的喜悦、激动的之情,反映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精读品味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赏析:颈联以静观的视角,运用比喻,描写了长江的近景,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大江、明月、彩霞构成的雄奇壮丽的画卷,反衬江水平静,一个“飞”字,动感十足,一个“结”字,拟人生情,引人联想。展现反衬江水平缓,原野低平,江岸辽阔,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领悟诗歌情感美 清代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论道:“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你认可吗?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理由。 根据资料记载,诗人居住的青莲乡的通口河与平通河,汇流成涪江经嘉陵江注入长江。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运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送我远别故乡,来表达对故乡的春恋和不舍。精读品味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赏析: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我远别故乡,表达出诗人对故乡的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深入理解,感悟情怀 本诗通过对出蜀途中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雄浑壮阔、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依恋之情和对祖国

文档评论(0)

158****936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