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52生活中的透镜知识点梳理.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52生活中的透镜知识点梳理.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2 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 原理 像的 倒立、缩小、实像 倒立、放大、实像 正立、放大、虚像 性质 光路 图 透镜 像偏小:物体靠近相机,暗 像偏小:物体靠近镜头, 像偏小:物体略微远离透 不动 箱拉长 投影仪远离屏幕 镜,适当调整眼睛位置 时的 像偏大:物体远离相机,暗 像偏大:物体远离镜头, 像偏大:物体略微靠近透 调整 箱缩短 投影仪靠近屏幕 镜,适当调整眼睛位置 像偏小:镜头靠近物体 物体 像偏小:相机靠近物体,暗 〔位置降低〕,投影仪远 像偏小:透镜稍远离物体, 不动 箱拉长 离屏幕 适当调整眼睛位置 时的 像偏大:相机远离物体,暗 像偏大:镜头远离物体 像偏大:透镜稍靠近物体, 调整 箱缩短 〔位置提高〕,投影仪靠 适当调整眼睛位置 近屏幕 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投影片要颠倒放置。 其他 像越小,像中包含的内容越 平面镜的作用:转变光 内容 多。 路,使得射向天花板的光 能够在屏幕上成像。 实像和虚像〔见以下图〕: 照相机和投影仪所成的像,是光通过凸透镜射出后会聚在那里所成的,假设把感光胶片放在那里,真的能记录下所成的像。这种像叫做实像。物体和实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凸透镜成实像情景:实际光线会聚所形成的像,物和实像在凸透镜异侧。 凸透镜成虚像情景: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所形成的像,物和虚像在凸透镜同侧 。 小结:实像与虚像的区分 小结 成像原理不同 实像:物体上每一点射出的光线经反射或折射后,光线会聚到一点所成的像 虚像:物体上每一点射出的光线经反射或折射后,光线散发,但其反方向延长线相交与一点 承接方式不同 实像:可以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观看虚像:只能用眼睛观看 2023-2023 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学习质量和密度的学问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以下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 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 ③鉴定小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④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 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 A.①②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一拥铜线,质量是 89 kg.铜线的横截面积是 25mm2。铜的密度 8.9×103 kg/m3,则这捆铜线的长度是( ) A.4m B.40m C.400m D.4000m 如下图,小宇同学正在用“自拍神器”摄影留念.与用手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 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B.减小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C.增大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D.减小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一凸透镜的焦距为 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 20cm 处移到 40cm 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状况是〔 〕 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小,像距变小C.像变大,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 当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能正确表示其传播方向的是 A. B. C. D. 如下图,小芳同学回过头来能看清掉在地上的书上的“物理”两个字,这是由于 书自身发出的光 B.书面反射的光射入了小芳的眼睛 C.光在“物理”两个字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D.小芳的眼睛射出的光在书面上发生了反射 7.以下物态变化事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A.湿衣服晒后不久变干 B.灯丝用久了变细C.早晨树叶上的露珠 D.冬天窗户上的霜 某实习护士用两支体温计给两位病人测量体温,读数都是 38.5℃,因病人多,护士一时马虎,遗忘将该体温计甩一甩,紧接着用酒精擦拭后便直接用于测量另外两人的体温,假设后两位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6.5℃和 39.5℃,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为 A.36.5℃、39.5℃ C.都是 39.5℃ B.都是 38.5℃ D.38.5℃、39.5℃ 第十七届科博会在北京召开,中外多款智能机器人齐亮相,如幼教机器人可以和小朋友竞赛背唐诗. 以下有关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机器人能区分小朋友的声音主要是由于他们的音色不同D.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3×108 m/s “神十”上天,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展讲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 A.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 3.0×108 米/秒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C.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由于声带在振动

文档评论(0)

156****19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