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刮痧治疗介绍孝感中心医院.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拔罐、刮痧的治疗介绍 程琼仙 当前第1页\共有25页\编于星期五\19点 拔罐 一、拔罐定义 拔罐是利用燃烧,抽吸,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腧穴或患处产生刺激,以防病治病的方法。 古代称之为“角法”、“洗筒法”、“火罐气”。 当前第2页\共有25页\编于星期五\19点 二、常用罐具 (一)传统罐具 1、玻璃罐 2、竹罐 3、陶瓷罐 优点:透明、吸附力大,易于清洗消毒,适用于全身,最常用罐具。 缺点:易于破碎 优点:吸拔力强,易于高温消毒 缺点:体较重,不透明,易破碎,目前不常用。 优点:能耐高温,吸拔力强,不易破碎,适用于全身,多用于水煮罐。 缺点:易爆裂漏气,不透明无法观察皮肤反应,不做刺血拔罐 当前第3页\共有25页\编于星期五\19点 (二)新型罐具----气罐 优点:操作方便,罐小者可用于头、面、手、脚及皮肤较薄部位。 缺点:不产生热气,负压维持时间较短,仅易于留罐,不适用于走罐。 当前第4页\共有25页\编于星期五\19点 二、操作方法 (一)火罐法: 1、闪火法 2、投火法 优点:多用于身体侧面横向拔罐,拔单罐,留罐,排罐等。 缺点:易坠落烫伤皮肤。 优点:最常用,可拔、留、闪、走罐;无燃烧物坠落,不易烫伤皮肤。 缺点:但棉球酒精易少,不能沾于罐口,以免烫伤皮肤。 当前第5页\共有25页\编于星期五\19点 3、贴棉法 4、架火法 用酒精棉球压平,贴在罐内壁的中部,用火点燃后,迅速将罐扣在所选部位。 用不易燃烧或不传热的物体,如小酒盅(直径要小于罐口),置于所拔部位,内滴少许酒精或置小块酒精棉球,用火点燃后,迅速将罐扣在所拔部位。此法吸附力较强。 当前第6页\共有25页\编于星期五\19点 (二)水罐法 1、水煮罐 2、蒸汽罐 (三)抽气法 当前第7页\共有25页\编于星期五\19点 三、拔罐的临床应用 (一)单罐:用于范围明确、局限、有固定压痛点 的病症。如胃脘痛拔中脘穴,牙痛拔颊车穴,软组织损伤拔阿是穴,以及用于蛇虫叮咬拔毒,疮痈排脓。 (二)多罐法:范围广,选穴多,可沿经脉和肌束走行。多用于神经肌肉疼痛,陈旧性软组织损伤及气血瘀滞病症。 (三)留罐法:5-15分钟,多用于深部组织损伤,颈肩腰腿痛,关节病变及临床多种疾病。 当前第8页\共有25页\编于星期五\19点 (四)闪罐法:用于风湿痹痛,中风后遗症,以及 肌肤麻木,肌肉痿弱病症。 (五)走罐法:需润滑剂(凡士林、润肤霜等) 适用于病变范围广,肌肉丰厚处,用于治疗急性热病,瘫痪麻木,风湿痹症,肌肉萎缩等病症。 (六)药罐法:拔罐配合药物,药罐并用(中药水煮罐) 三、拔罐的临床应用 当前第9页\共有25页\编于星期五\19点 (七)针罐法: 1、留针罐法 2、刺络罐法 适用于风湿痹症,但是不适用于胸背部,因罐内负压易加深针刺深度,从而引起气胸。 用于热证、实证、实寒症、瘀血证及某些皮肤病。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坐骨神经痛、哮喘、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 当前第10页\共有25页\编于星期五\19点 四、拔罐作用原理 (一)良性物理刺激: 1、机械刺激作用 2、温热作用 (二)体内生物学效应 1、促进血液循环 2、促进新陈代谢 3、提高免疫力 4、环节机体疼痛 5、调节大脑功能 6、调节肌肉功能 7、双向调节效应(如大椎治疗治疗风寒感冒也可治疗风热感冒;内关治疗心动过缓也可治疗心动过速) 当前第11页\共有25页\编于星期五\19点 五、效应观察: (一)治疗效应:启罐后出现点片状紫红色瘀点,淤块,或兼微热痛感,属正常反应,1-2日自行消失。 (二)病理反应: 1、如有水泡、水肿、水气状,提示湿盛或寒湿。 2、水汽色黄,提示湿热。 3、水泡呈红色或黑色,提示久病湿盛血瘀。 4、色深紫,提示瘀血为患。 5、色深紫黑触之痛伴身热,提示热毒郁结。 6、无色变化,触之不温,多为虚寒症。 7、微氧或出现皮纹,多系风邪为患。 8、色淡,多属虚证。 9、拔针罐后,血色深红为热;血青暗为寒凝血瘀。 *以上反应应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当前第12页\共有25页\编于星期五\19点 七、适应范围 1.内科病:感冒、发热、中暑、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面神经麻痹、头痛、三叉神经痛、中风后遗症、呕吐、便

文档评论(0)

jessi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