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谁是凶手”系列之祥林嫂死亡事件
——《祝福》探究式学习
教学目标
1.细读文章,探寻杀害祥林嫂的真凶。
2.分析环境描写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3.概括小说的主题,明白作者以《祝福》为题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多角度深层次的探寻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
2.品味小说深邃的主题。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问答法、点拨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上一节课分析了《祝福》中的人物形象,祥林嫂这样一个勤劳能干、懦弱又具有反抗精神的人,最后走上了死亡的道路,对于这样的结局,我们内心仍然不能平静。作家丁玲说:“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地里赶,是一样使她增加痛苦。”那么你觉得祥林嫂的死到底与哪些人有关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探讨这个话题。
二、文本分析
学习任务一:请同学们细读文章,依据文本内容完成祥林嫂死亡事件刑侦报告。
祥林嫂死亡事件刑侦报告
死者基本情况
死亡地点
死亡时间
(一)死者基本情况
姓名:祥林嫂
性别:女
年龄:40左右
籍贯:可能是卫家山人
住址:无固定住址,在鲁镇游荡
职业:乞丐,曾是女佣
婚姻状况:丧偶,有过两任丈夫
配偶:卫祥林、贺老六
子女:阿毛
其他亲属:卫家婆婆、卫家小叔子、贺家大伯
(二)生前活动轨迹
卫家山→鲁镇→卫家山→贺家墺→鲁镇
(三)死亡地点与死亡时间
死亡地点:鲁镇东头河边一带
死亡时间:十二月二十四日夜晚至二十六日夜晚之间 祝福当天
思考:为什么有人说祥林嫂死于春天?
点拨:春天没了丈夫;开春时被迫改嫁;春天快完时,阿毛被狼吃;迎春之际,死在祝福声里。所以说她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
学习任务二:(小组讨论)杀死祥林嫂的人是谁?他做了哪些事伤害了祥林嫂?
点拨:卫婆婆、鲁四老爷、鲁镇的看客们、柳妈、我
学习任务三:课文中环境描写对祥林嫂的死有什么作用?
点拨: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天色愈阴暗、满天飞雪、烟霭弥漫。
社会环境:忙碌、热闹、乱糟糟、无聊、封建、迷信、沉寂。
三、主题探究
探究一:本文是一出人间悲剧,题目为什么要用“祝福”二字?
点拨:1.“祝福”是鲁镇的一种封建迷信活动,充满了“男尊女卑”的色彩。祥林嫂死在众人欢呼祝福声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祝福”是人物性格和命运息息相关,是人物命运转变的契机和背景。
3.祥林嫂这样的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其实哪有福可“祝”?又岂能“祝”来幸福?具有反讽之意。
探究二:鲁迅先生为何写作这篇小说?
点拨:1.通过祥林嫂的不幸遭遇,批判了封建礼教的荒谬与虚伪,揭露了其“吃人”的本质。
2.展现了启蒙主义知识分子的迷惘与彷徨,表达了对其的批判和劝谕,也借以反思自省。
四、课堂小结
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祝福是一种封建习俗。在旧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无福可祝,正如祥林嫂一般,遭受封建礼教的压迫,再加上周围人的冷漠麻木,一步一步的将她推向绝路。《祝福》用祝福的热闹气氛来反衬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五、作业布置
为祥林嫂写一篇悼词,体裁不限,200字左右。
六、板书设计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