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全民英语热的冷思考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对全民英语热的冷思考 2
一、英语热之惑 2
1.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2
2.英语学习条件的局限 2
3.耗尽学生的精力与自信 3
二、益川的启示 3
三、回归理性 4
1.理性看待,走出认识上的误区 4
2.关注差异,减轻课业负担 4
3.实行“双轨制”,让更多的学生成功、成才 5
文2:对数据新闻热的冷思考 6
一、数据新闻“热”的原因 6
(一)大数据技术的强有力支撑 6
(三)数据新闻满足受众需求 7
二、数据新闻所带来的新问题 7
(一)算法推送导致“信息茧房” 7
(二)数据新闻导致信息泄露现象频发 8
(三)数据与算法弱化媒体把关人角色 8
(四)数据新闻造成模式化报道 9
三、辩证看待数据新闻的未来 9
四、结语 10
原创性声明(模板) 10
正文
对全民英语热的冷思考
文1:对全民英语热的冷思考
掌握英语对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加强中外交流、扩大对外开放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学好英语的积极意义显而易见。然而,随着英语的“一热再热”,这门外来语言,竟然成为我国人才选拔、职务晋升、职称评聘的重要标准,掌握英语似乎一跃成为现代中国人必备的基本素养。全民英语热的弊端显而易见,然而国人却视而不见,没有引起重视与反思。
一、英语热之惑
中国人为什么要全民学英语?就是必须应对各种考试。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考英语,而且,英语还是许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的“门槛”。英语不好就不能继续学业,英语不好甚至就不能被评定为人才。全民英语热存在诸多弊端:
1.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包括逻辑智力、语言智力、空间智力等。语言智力强势的人,对语言的学习具有驾轻就熟的能力,学习第二语言也会表现的如饥似渴、乐此不疲。相反,语言智力弱势的人学习第二语言,就如同赶着鸭子上架,只能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以“标准件”为培养目标,“整体划一”的教育方法,压抑了个性,对人才的培养十分有害。
2.英语学习条件的局限
一是缺乏英语学习环境。学习语言必须有良好的语言环境,不少人学英语,就因为得不到及时的练习和应用半途而废。
二是不少农村学校英语教师匮乏。英语学科在小学、初中迅速普及,英语教师由于受编制的限制得不到及时补充,只好由其他学科的教师改教,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3.耗尽学生的精力与自信
有人断言: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和遗忘作斗争的过程,专家、教师强调饭前饭后五分钟,睡前醒后五分钟,上学的路上、放学的途中都要学习英语。于是,学生们在“头悬梁,锥刺股”的激励中,将三分之一以上的学习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英语学习中,英语已明显成为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主要原因。历经艰辛的拼搏,一部分英语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可对于更多的受“语言智力短板”限制的学生,尽管也硬着头皮啃外语,尽管也付出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仍然摆脱不了失败的命运。不少学生因此对学业失去了信心,产生了厌学情绪。
二、益川的启示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日本著名文化学者岸根卓郎在《文明论———文明兴衰的法则》一书中说“:放弃母语,是通向文明毁灭的捷径。
日本的益川敏英在大学读书的时候,英语成绩在全年级最差,无论他怎么努力,都提不起学习英语的热情。去问自己最信任的教授,教授回答:“英语不好,就无法和外国学者进行学术交流;英语不好,有许多新知识你就无法领会;英语不好……”于是,他有些绝望了。益川敏英来到餐馆,刚坐下,就有一只猴子飞快地跑过来,把一瓶酒和一个杯子在他面前摆好。这只穿着格子衬衣的猴子“侍应生”在酒店中麻利地穿梭,手脚并用,令益川敏英非常好奇。老板解释说:“人也好,动物也好,总有一项功能胜过其他同类。只要你寻找到了,并不断地挖掘它,训练它,持之以恒,就有成果。现在,欧洲的猪不是也能排雷了吗?”益川敏英忽然觉得,英语学得不好不那么可怕了,重要的是自己得把物理学学好。益川敏英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名古屋大学进行物理学研究,后来去了京都产业大学进行自发对称性破缺的研究,凭着“六元模型”实验的成功获得了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益川是幸运的。英语不好,竟然能上普通高中?英语不好,竟然能考上名牌大学?英语不好,竟然能留高校搞科研?英语不好,竟然能获得诺贝尔奖?这一连串的“竟然”足已唬得中国学生的家长目瞪口呆,因为这每一个“竟然”都是中国学生无法企及的。在中国现行教育制度下,没有哪个学生胆敢放下英语,除非他不想继续接受国民系列教育。
为什么我们的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一直减不下来?为什么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