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学情评估试卷 附答案 (2).docVIP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学情评估试卷 附答案 (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学情评估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微动涟漪,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采桑子》) (2)__________________,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 (3)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4)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5)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______。(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7)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写出自然美景与诗人的闲适心境相映衬,达到物我合一境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心怀对神秘宇宙的无限憧憬,人类飞向蔚蓝的天空,飞向深邃的太空。 B.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人类,不应该互相嫉妒和仇视。 C.进入航天时代以来,中国从来都没有产生过抢夺太空资源和称霸太空。 D.只有理解文明发展的历史规律,才能把握文明发展的方向。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7分)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__①__辽阔,风景名胜甲天下。古今名人来到这些名山大川、古迹胜地,往往__甲__(A.触目惊心 B.触景生情),兴致大发,欣然提笔,__乙__(A.撰写 B.叙写)楹联。这些楹联或juān__②__刻于亭台楼阁,或分贴于寺庙祠墓,是中国名胜古迹里最直观的文化现象。________。因此,世世代代为人们所称道传颂。 (1)给文中①处加点字注音,根据②处拼音写汉字。(2分)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2分) 甲________ 乙________ (3)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入语句,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立意深远的楹联佳作,必须是那些既为山水增色,美化了环境,又为游人提供吊古凭今的场所,陶冶人们的情操的作品 B.那些既为山水增色,美化了环境,又为游人提供吊古凭今的场所,陶冶人们的情操的楹联,才是立意深远的佳作 C.那些立意深远的楹联佳作,既为山水增色,美化了环境,又为游人提供吊古凭今的场所,陶冶了人们的情操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6分)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城春草木深”描绘了春色满城的景象,引起诗人对往日京都风月繁华的怀念,也暗示眼前的国破只是暂时的,春到深处一切又将生机勃勃。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两句让我们看见,诗人因国事而忧家,更因家事而忧国,家与国的命运在他心中已融为一体。 D.整首诗围绕“望”字展开,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5.古人作诗十分讲究炼字,本诗尾联中的“搔”字锤炼得好,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②汤、禹,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 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③,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选自晁错《论贵粟疏》) 【注释】①捐瘠(zì):饥饿而死。瘠,同“胔”。②不避:不逊于,不比……差。③地著:安居一地。 6.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加点词。(3分) 加点词 方法提示 解释(填写文字) 非能耕而食之 查词典法 食:①食物;②吃;③享受,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海洋书店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