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不宜进行的情况及保健的主要穴位.pdfVIP

艾灸:不宜进行的情况及保健的主要穴位.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艾灸:不宜进行的情况及保健的主要穴位 灸法在我国出现的时代在周秦以前,战国时代孟子《离娄》曰 “犹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艾之灸病陈久者益善……”可见在春秋 战国时代即重视针灸。 《三国志·华佗传》载 “病若当艾(艾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 八壮。”(按 医用艾灸,灸一次谓之一壮,一壮捻成艾绒如雀屎大, 谓之艾炷,艾叶越陈越好。)至晋代葛洪的《肘后方》、唐代孙思邈的 《千金要方》都很重视艾灸的保健防病作用,如《千金要方·灸例》 中载 “凡入吴地区游宦,身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忽令灸疮瘥,则瘴 疫、温疟、毒气不能着人也。故吴蜀多行灸法。”说明当时人们已普 遍采用灸法来预防传染病。宋代以后灸的保健防病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窦林的《扁鹊心书》就是以灸法防治疾病的专着。 艾灸法除对哮喘、肺结核、痢疾、疟疾、肠炎等有显着疗效外,还可 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防治。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施灸能提高白细胞 的功能,加速抗体形成,增加机体防御力,对呼吸、循环、消化、生 殖等系统有调节作用,起到一定的保健防病作用。我国已故着名中医 研究员刘炳凡老先生在《颐年金名·预防提要》中强调 “有疾宜先治, 无疴应早防。”“关元足三里,常灸保安康。”保健取穴一是关元穴, 二是足三里穴,三是整体调节备用穴。如下病上取之百会,上病下取 之涌泉穴,中病旁取之天枢穴即是。 1、关 元 穴位在腹部正中线脐下三寸(即本人三横指)。古人说灸七壮,具有补 肾培元、强壮益寿的作用,常灸有明显的保健作用,能增强神经、泌 尿、生殖系统功能,提高免疫功能,可防止早衰。 2、足三里 穴位在膝下三寸。以手掌心按膝上,中指尽处向外侧横开一指即是此 穴。古人说,灸三壮。可主治消化、神经、泌尿、血液等系统多种疾 病,经常灸有明显的保健作用。可增强胃肠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提 高免疫能力,保持机体生理机能平衡。每日或隔日一次,清晨或睡前 皆宜,用艾条温和灸或雀啄灸,每次10~15分钟。终年灸此穴,可达到 长寿的人屡见不鲜。 家庭保健常用的灸术有艾条温和灸、艾条雀啄灸、艾条熨热灸等。施 灸的程序,《千金要方》说 “凡灸当先阳后阴,言从头向左而渐下, 次后由头向右而渐下。”即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背后腹(胸前)。 灸法一般比较安全可靠,需要说明的是施艾(灸)法应在有经验的专业 医师指导下进行。 下列情况不宜取灸法 过度劳累、饥饿或精神紧张患者不宜艾灸治疗。体质虚弱者不宜艾灸 过强。 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或皮肤感染、溃疡、瘢痕等部位不宜 灸;眼区、项区、胸背部等慎灸。 孕妇及小儿囟门未闭合者,不宜艾灸。 精神病患者及其他不适于灸疗的重症患者也需慎用艾灸。 灸术三种 温和灸 将艾卷燃着一端,在所选定之穴位上空薰灸。先反复测度距离,至病 人感觉局部温热舒适而不灼烫,即固定不动(一般距皮肤约3厘米),以 施灸部位出现红晕为度。 雀啄灸 将艾条燃着的一端在施灸部位上作一上一下、忽近忽远的一种灸法, 形如雀啄。本法热感较强,应避免灼伤皮肤。 熨热灸 又称回旋灸。将艾条点燃端先在选定的穴区或患部熏灸测试,至局部 有灼热感时,即在此距离作平行往复回旋施灸,以局部潮红为度。

文档评论(0)

斌哥哥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