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七片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docxVIP

丹七片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丹七片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痉挛或狭窄,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出现暂时和快速缺血性缺血性。这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 1 数据和方法 1.1 不同性别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及心绞痛类型发生率比较 选取2017年8月—2019年3月在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39例,其中男83例,女56例;年龄37~69岁,平均年龄(53.08±17.39)岁;病程0.5~5.7年,平均病程(2.39±0.61)岁;NYHA心功能分级:31例Ⅰ级、68例Ⅱ级、39例Ⅲ级;心绞痛类型:85例稳定型心绞痛、5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本研究已通过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 纳入标准:(1)患者已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等检查确诊为冠心病;(2)患者年龄介于30~75岁;(3)患者病情比较稳定;(4)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大于2次/周,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超过3 min;(5)患者入组前1个月没有接受任何其他影响入组研究的治疗;(6)患者自愿入组,且患者及家属已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患者家族有冠心病心绞痛病史;(2)患者伴有脑梗死或心肌梗死;(3)患者伴有造血、免疫系统或肿瘤等恶性疾病;(4)患者入组之前进行过心脏介入手术;(5)患者伴随肝、肺、心、肾等脏器功能不全。 1.3 规格与规格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由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5 mg/片,产品批号170213;丹七片由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3 mg/片,产品批号170522。 1.4 疗效判定标准 本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70例)和治疗组(69例),其中对照组男41例,女29例;年龄37~69岁,平均年龄为(52.94±18.23)岁;病程0.5~5.5年,平均病程为(2.38±0.62)岁;NYHA心功能分级:17例Ⅰ级、34例Ⅱ级、19例Ⅲ级;心绞痛类型:42例稳定型心绞痛、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组男42例,女27例;年龄38~68岁,平均年龄为(53.26±17.92)岁;病程0.6~5.7年,平均病程为(2.40±0.58)岁;NYHA心功能分级:15例Ⅰ级、34例Ⅱ级、20例Ⅲ级;心绞痛类型:43例稳定型心绞痛、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两组患者在心绞痛类型、病程、年龄和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入组之后,要求其戒烟戒酒、饮食低盐低脂、充分休息、适当进行运动,同时针对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血压等病症进行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丹七片,4片/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30 d。 1.5 综合评价指标 1.5.1 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检测结果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心电图检测正常;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检测均明显好转;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检测没有好转甚至恶化。 1.5.2 t波变浅的原因 显效:患者心电图恢复至大致正常或正常;有效:患者ST段下降经治疗之后升高0.05 m V,但没恢复到正常,主要导联T波从平坦变成直立或者倒置T波变浅;无效:患者心电图没有明显改善。 1.6 观察指标 1.6.1 视觉模拟法vas 疼痛程度评分采用VAS进行评价,得分越高疼痛程度越严重,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烈疼痛 1.6.2 心绞痛发作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如疼痛程度评分、每周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 1.6.3 血管内皮水平 采集治疗前后患者6 m L空腹外周血,分离血清样本,保存于-80℃,样本全部采集完成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内皮水平,一氧化氮(NO)水平使用硝酸还原法测定,内皮素(E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 1.7 副作用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1.8 统计处理 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采用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显效30例,有效27例,无效13例,临床有效率为81.42%;治疗组患者显效40例,有效25例,无效4例,临床有效率为94.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心电图疗效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显效25例,有效28例,无效17例,心电图有效率为75.71%;治疗组患者显效33例,有效26例,无效8例,心电图有效率为88.41%,两组心电图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vas评分、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VAS评分、每周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每周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3。 2

文档评论(0)

182****77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