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诫子书; 丞相名垂汗简青,书台犹在谁复登?
出师一表真名士,千载谁堪伯仲间?; 千古良相诸葛亮不但是陆游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身。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后人的谆谆教诲。;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熟读成诵。
2、注意词语的积累和文句的精确翻译与理解。
3、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
号卧龙,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
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作为一
代历史伟人,他最大的功绩就是辅佐刘备开创蜀国基业,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被称为“古今第一贤相”。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及道德文章,言传身教,惠及子女,为后世楷模。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书
“书”在古代指的是书信。古人所写的书信又叫“尺牍(dú)”或“信札(zhá)”,“鸿雁传书”传的就是“信”而不是我们今天的“书”。
“书”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它具有实用性和审美性相结合的特点。书信的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它可以写私人之间的事,也可以写景,抒情,还可以谈论文学,谈论政治。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源于书信。; 诫子书; 读一读,想一想,读懂了什么,哪些词语、句子不理解的?;夫 君子之行,静 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 无以 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 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词类活用
(1)非学无以广才(广,形容词的使动用
法,使……广、使……增长)
(2)非志无以成学(成,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成)
(3)多不接世(多,形容词作名词,多数
人)
(4)非宁静无以致远(远,形容词作名词,
远大的目标);2、古今异义
(1)静以修身(古义:修养身心;今义:
衣服显示出??着人的线条)
(2)非宁静无以致远(古义:安静,精神
集中。今义:环境上的安静,不嘈杂)
(3)淫慢则不能励精(古义:懈怠。今义:速度低)
(4)险躁则不能治性(古义:轻薄。今义:危险,不安全。);;;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躬耕陇亩时“苟全姓名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注意结交名士,研读古籍,留心时政,常以管仲、乐毅自励。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做军师之后就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动孙、刘联盟,大破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蜀汉建立,拜为丞相。为完成统一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他效忠先主,辅佐后主,外联东吴,内修政理,南征平叛,北抗强魏,先后五次北伐魏国,终因积劳成疾而逝世,享年54岁,临终遗嘱“掘棺材之地,穿平常服饰,不配器物”,留给子孙的财产只有桑800株,薄田15公顷。他以自身言行感染激励自己的子孙,“善政嘉事”,“美声溢誉”,其子诸葛瞻、诸葛尚均义无返顾,为国捐躯,一家三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深为后人传诵。 ;;;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
A、淡泊: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B、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C、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探究文章的结构
提出论点——正(静)反(躁)两方面论证(治学、修身)——劝戒惜时,有所为
A、论点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B、治学(静):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正)。C、修身:(躁):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反)。D、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名句赏析】
(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是逻辑学中“双重否定”的句式,否定之否定便是肯定,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达了他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与无限期望。
“淡泊”、“宁静”,看起来是不想有所作为,但现在“不为”正是为了将来“有所为”。?“淡泊”、“宁静”正是韬光养晦、卧薪尝胆的阶段,等待时机成熟就可以“致远”,轰轰烈烈干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业-------更加有所为。?“淡泊”与“宁静”,不是消极颓废的无奈感伤,而是以“明志”与“致远”为终极目标和远大理想的、真正有志者的无声誓言,是积极向上和进取的,是催人奋进的。??????????“淡泊”与“宁静”,不是消极地逃避现实,而是志在修身,进而“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老子《道德经》中所倡导的,“无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