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晋金本金宗宗唐庙考述
金朝重建的太宗庙纪念碑位于金朝和金朝(今陕西省咸阳礼泉县马坪市九县村)西门外的太宗庙内,他后来被扔到了国家,并于1975年恢复。碑刻残断为上下两截,螭首,失趺,通高284、下宽106厘米,正书27行,满行54字,字迹颇有漫漶,然可辨识通读,现藏于昭陵博物馆。该碑民国《续修醴泉县志稿》、张沛《昭陵碑石》均有著录
一、 宋、金时期金朝时期
大金重修唐太宗庙碑记述金熙宗天会十五年(1137)底,“元帅右监军完颜公”巡陕,到辖区醴泉县拜谒唐太宗庙,因庙宇“或倾或颓”“若存若无”
完颜氏拜谒的唐太宗庙,是哪个朝代所修,碑文没有明确交代,只言“醴泉古邑,昭陵近焉。太宗有庙,世世以祠”
唐太宗昭陵位于醴泉县境内的九嵕山上,封域周长60公里。唐及五代的醴泉县治城,在今礼泉县赵镇甘北村一带,地接昭陵封域,由于五代战乱,治城凋敝,宋初迁于今礼泉县骏马乡旧县村一带,明洪武二年(1369)又迁于今礼泉县城关镇。宋代为前代诸帝修庙,多在陵园所在地,选址原则是“与县镇相近者,移治所就之”
北宋立国后,随着统一战争步伐的推进,对前代帝王庙宇的修建和陵墓的保护工作也逐步展开。早在建隆四年(963)六月,宋太祖下诏:“历代帝王三年一飨,立汉光武、唐太宗庙。”
从北宋建隆四年始建唐太宗庙到金熙宗天会十五年唐太宗庙几近废毁,间隔170余年。当时的建筑为土木结构,通常情况下,每隔几十年就需修缮一次,在北宋地方政府管理下,唐太宗庙经过多次维修甚或改扩建,其损毁严重应当在北宋末年金军南侵,与宋军反复争夺陕西的短短十一、二年内。金太宗天会五年(1127,亦即宋钦宗靖康二年),金朝攻克汴京灭亡北宋后,为了便于统治黄河流域的占领区,先后扶持过两个傀儡政权。天会五年,扶持北宋降臣张邦昌为伪楚皇帝,张邦昌只做了32天皇帝就自去帝号,康王赵构登基,建立了南宋。天会八年(1130),金朝又立北宋降臣刘豫为皇帝,建立伪齐傀儡政权,管理山东、河南、陕西等地。伪齐政权一直持续到金熙宗天会十五年十一月,才被金朝废除。金人是在天会六年(1128)渡河夺取“同、京兆、凤翔”
二、 颜撒离吃规范的时间
大金重修唐太宗庙碑重新出土后,已有几位学者对下令重修唐太宗庙的“元帅右监军完颜公”名讳进行过考证,郑志俊先生认为是完颜宗弼,即金兀术
要彻底厘清这个问题,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完颜氏躬谒唐太宗庙的具体时间,二是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完颜宗弼、完颜希尹、完颜撒离喝谁具有“元帅右监军”的身份。
上文已经述及,金朝重修唐太宗庙在天会十五年底至天眷元年初,时间跨度仅三四个月,这里作进一步解释。完颜氏躬谒唐太宗庙的具体时间应当在天会十五年十一月底至十二月间,这是因为,碑文言撒离喝躬谒唐太宗庙的时间是“圣上即位之三年”,又适逢“逮下废齐之诏”,又言立碑在“天眷元年三月”
先考察完颜宗弼在天会十五年十一月十八日时的身份。《金史·熙宗本纪》“天会十五年”条云:“十月乙卯,以元帅左监军挞懒为左副元帅,封鲁国王。宗弼右副元帅,封沈王。”
再考察完颜希尹在天会十五年十一月十八日时的职务。《金史·熙宗本纪》云:“(天会)十年,左副元帅宗翰、右副元帅宗辅、左监军完颜希尹入朝。”
下文考察完颜撒离喝在天会十五年底担任的职务。完颜撒离喝(?-1150),《金史》有传,同名异译,也作撒里喝,后改名“杲”,故《金史》本传作“杲”
三、 价值之一:与金政府的保护方式
女真人建立的金政权,文化相对落后,南侵每克一地,为加强其统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注意约束骄兵悍将对中原文明的蹂躏,同时也能够积极吸收以儒学为代表的先进汉文化,开科取士,吸收汉族知识分子充实其官僚队伍,积极推动其政治体系的汉化进程。《松漠纪闻续》记载,天会初,金军占领曲阜,军士有挖掘孔子墓者,主帅完颜宗翰大怒道:“大圣人墓岂可发!”因“皆斩之”
完颜撒离喝是金军攻占陕西的主要将领,战事频仍,双方军队对战区文物古迹有所损坏,在所难免,但战事稍息,他能贯彻金政府保护中原先贤祠庙和文物古迹的旨意,或勒文宣令,或聚材修缮,是值得肯定的。大金重修唐太宗庙碑记述完颜撒离喝的这次重修,“因庳为崇,廓隘为宽。遏乃芜秽,焕以丹漆。殿宇靓深,廓庑宏丽。门阙巍巍,如跂如翬。俨然王者之居也”
就金政权对关中文物古迹的保护而言,完颜撒离喝的行为不是孤立的。《西安碑林史》记载,金朝统治关中时期,还对代表关中儒文化的西安孔庙与府学最少进行过四次颇具规模的修葺和扩建,海陵王贞元三年(1155)重修了府学和孔庙,海陵王正隆五年(1160)重修了碑院、七贤堂,宣宗贞祐二年(1214)重修了府学,哀宗正大二年(1225)重修了府学、孔庙和碑林,每次重修,皆立碑以记其事
大金重修唐太宗庙碑,是金政权保护中原文物古迹的实物见证,在文化上体现了边疆民族积极融入华夏文明的归属意识,值得珍惜与保护。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