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庄妃的恢复与清代皇朝的废弃
庄吉(孝庄文皇后)是清太宗太极“五宫之母”之一。传说她在太宗驾崩以后“下嫁”给了自已的小叔子多尔衮, 因此被远葬他乡未与太宗同陵共葬。
庄妃的曲折身世是怎样的?三百年来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庄妃下嫁”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庄妃究竟是什么原因未被葬在昭陵?
一、 孝端文皇妃海兰珠陵
庄妃, 即孝庄文皇后, 姓博尔济吉特氏, 名叫布木布泰。出生在明朝万历四十一年 (1613年) 二月初八, 其父亲是蒙古科尔沁部落酋长, 名叫寨桑, 是元世祖忽必烈后裔。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之后, 出于政治需要很重视与蒙古各部的关系。布木布泰的家乡科尔沁与后金国疆域毗邻, 而且军事力量比较薄弱, 屡次受到强部察哈尔部的凌虐, 所以也极力向后金靠拢, 愿意与其交好。满蒙习俗讲究赠婚互好, 甚至结几层亲戚, 认为这是最真诚最可信赖的友好方式。所以科尔沁部多次嫁女给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 仅皇太极就娶了3位科尔沁贵族女子。这3位公主除布木布泰本人之外, 还有其姑母和姐姐, 姑母即孝端文皇后哲哲, 姐姐是关雎宫宸妃海兰珠, 一家两代三女同侍一夫, 这是原始群婚制度的残余, 在清初屡见不鲜。布木布泰于天命十年 (1625年) 二月, 在其兄吴克善台吉陪送下, 从蒙古草原来到东京城, 嫁给当时尚称“四贝勒”的皇太极, 年仅13岁。布木布泰聪明伶俐, 动作敏捷, 对人彬彬有礼, 当时后金尚以辽阳为都城, 皇太极远道迎亲至沈阳北冈。将至都城, 努尔哈赤与诸子侄及他们的福晋又出城10里外相迎, 入城后大宴成婚。布木布泰进宫后在后宫除了侍奉皇太极外, 且协助姑姑把后宫管理的井井有条。布木布泰嫁给皇太极的翌年太祖驾崩, 皇太极继承后金国汗位, 改年号为天聪, 布木布泰被选为后金国汗的侧福晋。崇德元年, 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上尊号为皇帝, 册封五宫后妃, 布木布泰被封为庄妃, 定居在永福宫, 又称侧西宫妃。崇德三年正月三十, 庄妃生皇九子福临。当时, 皇太极正沉浸在皇“太子”夭折的苦闷之中, 所以, 皇九子福临的降临人世使他转忧为喜, 加之对庄妃宠幸, 因此, 对福临极为偏爱。崇德六年, 皇太极宠妃关雎宫宸妃病故, 庄妃更受宠爱, 其地位仅次于孝端文皇后。除了福临, 她还为皇太极生了3个女儿。大女儿 (皇四女) 封为固伦雍穆长公主, 二女儿 (皇五女) 封为固伦淑慧长公主, 三女儿 (皇七女) 封为固伦端献长公主。
康熙二十六年 (1687年) 孝庄病逝于慈宁宫, 终年75岁。玄烨尊从太皇太后懿旨, 将其暂安在遵化马兰峪顺治陵 (孝陵) 旁侧。雍正二年 (1737年) 在“暂安奉殿”修建陵墓, 定陵名为“昭西陵”。清制, 皇后陵没有自己独立的名称, 而是根据其夫陵名来命名的。陵名第一个字用其夫陵名的第一个字, 第二个字根据皇后陵位于夫君陵的相对方位而定。因庄妃的陵寝在昭陵之西, 所以称为“昭西陵”。
二、 庄妃-皇父的逐渐消失,成为“无所不在”的“前例”
按照清代皇帝、皇后丧葬制度:凡是在皇帝生前薨逝的皇后, 要等皇帝驾崩与皇帝一起合葬;凡是在皇帝身后薨逝的皇后, 则另在皇陵之旁修建皇后陵。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顺治皇帝, 他有孝康、孝献、孝惠三位皇后, 前两位皇后都是在顺治皇帝之前去世的, 所以与顺治皇帝共同葬进孝陵 (顺治陵) ;孝惠皇后 (庄妃的侄女) 逝世于康熙五十六年 (1717年) , 距离顺治宴驾过去半个多世纪, 因此为她在孝陵之旁另修皇后陵, 取名孝东陵。其它还有雍正皇帝的孝圣皇后葬泰东陵, 嘉庆皇帝的孝和皇后葬昌西陵等等都是如此。庄妃同样是晚于太宗皇太极去世, 却未能给她在沈阳昭陵修建皇后陵, 这个有背常规的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古往今来一直有各种各样的议论, 其中最普遍最有影响的说法是, 庄妃改嫁给了摄政王多尔衮, 她已不再属于皇太极, 当然也就不该归葬其前夫之陵。这个所谓“太后下嫁”说, 从康熙年间起就如同一股“暗流”悄悄在坊间流传开来, 直至清末民初政禁开放, 成为清史学界公开研究考证的焦点。近十几年来又经过有些清史专家及文艺家们的“戏说”、“演绎”, 把它编写成为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 使所谓“庄妃下嫁”成为翊翊如生的故事。
那么, “太后下嫁”到底有无其事, 这个说法又是怎么来的?综合各方面史料来看, 它的产生前后有两个原因, 最初的原因是对多尔衮的称呼从“皇叔摄政王”改称“皇父摄政王”引起的。简单点说, 世祖福临继承皇位时年幼, 当时就确定以胞叔睿亲王多尔衮, 堂叔郑亲王济尔哈朗两人摄政, 等福临成年再让他亲政。从这时候开始福临就对多尔衮称呼为“皇叔摄政王”。顺治元年 (1644年) 多尔衮率领清军大败农民军领袖李自成占据北京, 同年大清迁都定鼎中原, 多尔衮以功高盖主。顺治五年 (1648年) 多尔衮规定在各种表章上称他为“皇父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