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峪水库搭接帷幕灌浆设计.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瓜峪水库搭接帷幕灌浆设计 姬建闯 【摘要】瓜峪水库坝址位于碳酸盐岩峡谷区,两岸山体陡峭.坝肩帷幕灌浆深达 81.80m,共分上、中、下三层,各层主帷幕钻孔均垂直向下,有效地解决了倾斜钻孔 (以往较多工程采用)时孔位误差偏大的问题.搭接帷幕设计时,对传统搭接方式进行 了优化,将灌浆平洞纳入整个防渗体系,使其与主帷幕和搭接帷幕协同起来,共同防渗. 此外,对搭接帷幕施工顺序及灌浆压力进行了认真地分析研究,最终拟定了合理的搭 接方案,将多层主帷幕可靠连接起来,使其浑然一体,形成了一道强有力的防渗屏障. 【期刊名称】《吉林水利》 【年(卷),期】2016(000)010 【总页数】4页(P14-16,20) 【关键词】瓜峪水库;帷幕灌浆;搭接帷幕 【作者】姬建闯 【作者单位】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441:TV223.4+3 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筑坝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高坝逐渐呈 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坝体高度的增加迫使两岸及坝基帷幕灌浆的深度越来越大。 这样一来,对帷幕灌浆的钻孔就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钻孔越深,地质条件就会 越复杂,钻机客观存在的机械误差也会越来越大,最终很可能导致钻孔实际位置偏 离设计位置较多,帷幕底部将变得参差不起,不能起到应有的防渗效果。因此,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L319-2005)规定〃当坝肩及两岸帷幕深度较深时, 应分层设置灌浆隧洞”。 近年来,通过不断地工程实践,帷幕灌浆的搭接技术已经日趋完善。在此基础上, 本文针对瓜峪水库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帷幕灌浆设计,并对帷幕灌浆的搭接设计做 了重点地分析研究,提出了合理的设计方案,有效地解决了搭接处的帷幕削弱问题。 瓜峪水库位于山西省河津市境内汾河支流瓜峪河上,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45km2, 坝型为堆石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68.5m,水库总库容250万m3。 大坝坝址位于瓜峪河碳酸盐岩峡谷区,距峡谷区出口约3.62km。坝址区河道呈 “S”型,坝址选在云头堡左侧河流顺直地段,云头堡是右岸宏厚山体的一个凸出 山梁,左岸为凹岸,两岸山顶高程逐步抬高至850m以上。 坝轴线处河谷宽约20m,两岸自然坡度50°一70°为典型的〃峡谷”地貌。轴处出 露地层有:寒武系中统张夏组(U2z )灰色中厚-巨厚层状灰岩及白云质灰岩,分布 于坝基及坝肩下部;寒武系上统崮山组(U3g)上部灰色中厚-厚层白云质灰岩, 下部黄灰色薄板状泥灰岩、夹薄层白云质灰岩,分布于坝肩上部;寒武系上统长山 组(U3c)上部中厚层白云岩,下部灰黄色薄板状白云质泥灰岩,分布于坝肩顶 部。第四系上更新统洪积(Q2pl)低液限粘土,厚05m,分布于右坝肩顶部。 坝址岩层产状N25°E/NW匕5°,倾向下游,无断裂构造,地质构造以高倾角长大 裂隙密集带及节理裂隙为主。物理地质现象主要是基岩风化、边坡卸荷及岩溶。 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碳酸岩类裂隙岩溶地下水,一般富水性好,地下水主要由两岸向 河谷、边山方向径流、排泄。河谷为干谷,仅在陡坎下冲刷坑中常年有积水,平时 无流水,雨季有洪水。 3.1帷幕灌浆范围 工程勘察地质资料表明,坝址处地下水位比坝基低20m左右,为减少坝基渗漏, 降低渗透压力,提高坝基抗滑稳定,性,在坝轴线上游2.2m处坝基设置防渗帷幕, 帷幕伸入地下水位以下1-2m。帷幕灌浆设计底高程617m,坝基最大灌浆深度为 21.5m。为减少左、右岸绕坝渗漏,在大坝左、右坝肩设置防渗帷幕,左坝肩帷幕 灌浆范围为大坝0-004.00 -大坝0+031.00,右坝肩帷幕灌浆范围为大坝 0+055.00 -大坝0+095.00,左、右坝肩灌浆顶高程为707.00m,底高程为 617.00m,坝肩最大灌浆深度达81.80m。坝肩及坝基帷幕灌浆孔均设一排,孔距 2.0m。施工时帷幕灌浆按分序加密的原则分三序进行。 3.2帷幕灌浆分层 坝肩帷幕灌浆最深处可达81.80m,为了能够有效地保证帷幕灌浆质量,将帷幕灌 浆分三层进行,然后再对上下层帷幕搭接部位进行特殊灌浆处理。帷幕灌浆的分层 施工通过布设在不同高程处的灌浆隧洞来实现。灌浆隧洞分层的主要依据如下:① 坝址处的地形地质条件;②底层廊道布设时,还需兼顾坝体坝基排水要求;③坝下 游建筑物运行管理的交通要求;④大坝施工运行期的坝体内部通风要求;⑤《混凝 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L319-2005 )明确指出“隧洞层间高差可取30 -60m”。 综合分析后,最终确定灌浆隧洞布设如下:高程689.00m为最上层灌浆隧洞;高程 668.00m为中间层灌浆隧洞;高程644.00m为底层灌浆隧洞。 4.1搭接帷幕布置情况 4.1.1搭接帷幕布置的主要区别 在以往类似的工程中,常见的帷幕灌浆及其搭接形式:

文档评论(0)

l521314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