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实验心理学课件第九章.pptVIP

  1. 1、本文档共1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内隐记忆的研究领域 (一)重学中的节省 (二)阈下刺激作用 (三)启动效应 词汇判断 单词或图形确认 词汇补全 当前第63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 (四)内隐学习(implicit learning) 1.概念:是有A·S·Reber(1976)首次提出。内隐学习就是无意识地获得关于刺激环境的复杂知识过程。 2.特征: 内隐认知学习系统不受精神病或神经损伤的影响和干扰。 内隐系统具有更密集的总体分配。 内隐功能不受标准的认知能力测验的影响。 3.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的关系 研究者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研究的范式不同。 研究者所关心的信息本质不同。 当前第64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 4.人工语法学习(artificial grammars learning) 人工语法学习是Reber提出的后广泛应用于内隐学习的研究一种方法。实验时,首先让被试记忆一些表面上任意排列得而实际上是由一些状态限定语法生成的字母串。同时给予控制组被试一些随机项目串,在这个阶段,不给予被试有关人工语法的任何提示。 当前第65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 (五)遗忘症病人的内隐记忆 遗忘症条件反射的研究 遗忘症技能学习研究 动作技能学习 知觉技能学习 认知技能学习 不同通道内隐记忆研究 内隐学习研究 遗忘症重复启动效应 一般刺激重复启动效应 伪词刺激重复启动效应研究(pseudowords,pseudohomonyms) 新异刺激重复启动效应研究 当前第66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 遗忘症患者内隐记忆的8种任务(Shimamura,1986) 任务 典型研究 1.残缺图画辨认 Warrington,Weiskrantz,1986 2.词汇补全 Warrington,Weiskrantz,1970 3.词汇判断 Moscovitch,1982 4.知觉辨认 Nelson,Cohen,Corkin,1981 5.同音异义词拼写 Jacoby等人,1982 6.喜爱程度判断 Johnson等人,1985 7.对高关联信息的自由联想 Gardner等人,1973 8.新联想词的单词补全 Graf,Schacter,1985 当前第67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 四、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区别 学习和加工的类型和水平对两种记忆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学习和测验阶段感觉通道的改变对二者的影响不同 注意状态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 学习材料知觉特点的改变对两种记忆影响不同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保持时间不同 刺激呈现时间的长短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 干扰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 记忆负荷量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表现出不同的系列位置效应 当前第68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 9种自变量及其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 自变量类型 对内隐记忆的影响 对外显记忆的影响 加工水平 无 大 感觉通道 大 小 注意状态 无 大 材料知觉特点 大 无 保持时间 长 短 刺激呈现时间 无 大 干扰 小 大 记忆负荷量 无 大 系列位置特点 不明显 首因、近因效应 当前第69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 五、内隐记忆的理论解释 一、多重记忆系统理论(multiple memory systems theory)是指把记忆看作有多个不同的操作系统所组成的复合系统,而每一个操作系统都由若干个特定的加工过程组成;在同一个操作系统内,加工过程之间的关系,比在不同操作系统中的加工过程之间的关系更密切,同时,在理论上允许一个记忆系统有其特定的神经机制与行为指标。 当前第70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 Tulving的观点:首先,Tulving(1985)就为什么要采取多重记忆系统的理论框架提出了5点看法:①就整体记忆而言,做出规律性的结论是比较困难的;而就某些特殊种类的记忆来说,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就比较容易些。②记忆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可能是平滑连续的,在这期间肯定发生了许多跳跃和突变,而这些变化势必体现在记忆的结构之中。③来自神经生理方面的研究表明,大脑的神经通路与皮质是高度系统化的,甚至就连视觉这样简单的功能也分别是由不同的皮质与通路来实现,因此,复杂的学习和记忆功能就更不可能是由单一的系统来实现。④现在作出的关于记忆系统的假设,可能很快会被证明是不正确的,但这并不是阻止作出假设的理由。相反,现有的假设越快地被证伪,说明我们的认识也越快地接近真实。⑤人的记忆内容是复杂多样的,很难想象如此众多的异质信息是贮存在一个单一的记忆系统中的。 当前第71页\共有119页\编于星期三\22点 Tulving的观点 Tulving(

文档评论(0)

jessi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