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67.040X00DB37山东省地DB37/T8982007茶叶生产质量安全控制Quality Safety Control of Tea Production2007-12-17发布2008-01-01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蓝监督局发布
DB37/T8982007茶叶生产企业应配备的检验仪器有:分析天平,鼓风电热恒温干燥箱,干燥器或水份测定仪等。4. 5. 3质量管理部门应制定对生产过程中质量安全指标进行监控的规定,可通过工艺纪律检查、卫生制度检查等方式予以实施4. 5. 4对产品的出厂检验项目,企业应产格按产品标准中的要求进行检验,并保留检验记承。对无法自行检验的项目,质量管理部门应负责将产品委托有检验资质的机构进行检测并出具产品检验报告。对型式检验项目应按产品标准规定的频次进行检验。4. 5. 5检验不合格的原辅料、半成品或成品,应建立管理制度,对不合格品的判定、标识、评审与处置做出规定,并保留相关的记录。4. 5. 6质量管理部门应进行茶叶生产先进技术、设备、材料和产品质量要求相关信息搜集、反馈和处理。对有关茶叶质量间题的反映应有专人处理,追查原因,及时改进。4.6标识与可追溯性茶叶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可追溯体系,确保每个销售单位的产品可以追溯到使用原料的批次、生产、班次和过程记录及贮存、分销的状况。茶叶生产企业可使用相关生产、检验、销售记录的方法实现追溯。销售记录应包含产品的名称、规格、批号/次、经销商、销售区域等信息。茶叶产品标识应符合4.4.1的要求。4.7应急与召回4. 7. 1料采购、生产、储运、销售以及产品标识等信息,保存消费者投诉、食源性疾病事故、食品污染事故记录,以及食品危害纠纷信息等档案。应建立相关的作业程序,识别与茶叶质量安全有关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价,根据严重程度制定应急措施,必要时召回。4. 7. 2当发现不合格或有潜在质量安全风险的产品已不在企业的管理范围之内时,为能及时、完全地召回不合格批次的产品,企业应规定做出召回决定与执行召回的人员的职资与权限,并制定有关的预案。发生召回时,应保留有关记录。4. 7. 3每年应至少组织一次对应急/召回预案的演练。4.8文件和记录管理茶叶生产企业应建立并保持与茶叶生产质量安全有关的文件和记录管理制度,并保存相关记录。茶叶生产企业应充分搜集与茶叶生产质量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国家或地方标准,并确认其有效性、适用性,茶叶生产企业编制的产品标准,在使用前应到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5
DB37/T 8982007前言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由山东食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日照碧波茶业有限公司、山东质量认证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惠民、王霞、孟晓红、田莉、刘金台。-
DB37/T8982007II
DB37/T 8982007引言为保证对茶叶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进行有效监控,本标准针对茶叶生产企业,规定了对原辅料采购、生产、检验、储存、运输等各个环节中影响茶叶质量安全的有害因素的控制要求,
DB37/T8982007IV
DB37/T8982007茶叶质量安全控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茶叶质量安全控制的术语和定义、原辅料采购、生产、检验、包装、储存、运输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茶叶生产质量安全的控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14881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 14930. 2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消毒剂卫生标准GB/T 18797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SB/T 10035茶叶销售包装通用技术条件SB/T 10095茶叶储存养护通用技术条件SB/T 10157茶叶感官审评方法3术语和定义3. 1检验 inspection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3. 2验证verification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注1:“已验证”一词用于表示相应的状态。注2:认定可包括下述活动,如:变换方法进行计算:将新设计规范与已证实的类似设计规范进行比较:进行试验和演示;文件发布前的评审。3. 3T!concession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的许可。注:让步通常仅限于商定的时间或数量内,对含有不合格特性的产品的交付。3. 4可追溯性traceability1
DB37/T898—2007追溯所考患对象的历史、应用情况或所处场所的能力。注:当考患产品时,可追溯性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QB_T 5728-2022CN阿胶糕.pdf
- GA_T 1200-2014法庭科学物证照相配光检验方法.pdf
- NB_T 10628-2021CN风电场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规范.pdf
- JBT 9145-1999硬质合金球.pdf
- JBT 6511-1992螺旋翅片管箱组装 技术条件.pdf
- DB37_T 1647-2010桑蚕鲜茧分级.pdf
- JB 3259-1991封闭式电热塞型式尺寸.pdf
- DB37_T 3451-2018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建设规范.pdf
- JY 0301-1991双棱镜.pdf
- LYT 1860-2009非甲醛类热塑性树脂胶合板.pdf
- GH 1001-1998预包装食用蜂蜜.pdf
- DL_T 392-20101000kV交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pdf
- DB37_T 3950-2020雪花猪肉等级分级标准.pdf
- NB_T 20037.6-2017应用于核电厂的一级概率安全评价 第6部分:功率运行其他外部事件筛选和保守分析.pdf
- DL_T 1819-2018抽水蓄能电站静止变频装置技术条件.pdf
- LY_T 2180-2013森林火灾信息分类与代码.pdf
- DZT 0043-1992地质仪器仪表产品型号编制方法.pdf
- DB31_T 364-2006危险化学品气瓶电子标识代码.pdf
- DB37_T 2688.5-2016再制造煤矿机械技术要求 第5部分:矿山机械减速机齿圈.pdf
- JB 7815-1995pH值测定用玻璃电极.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