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诵、例”等 11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背、圈”。
2.初步了解略读课文学习的基本要求。
3.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简单表达对
这件事的看法。
4.能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在理解的基础上交流对这件事的看法。
能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出示孙中山先生的画像)这位伟人,大家认识吗?他就是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2. 师简介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3.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孙中山先生少年时候学习生活的课文。揭题:不懂就要问。4. 齐读课题,质疑问难: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课文讲谁不懂?哪儿不懂?要问谁?“不懂就要问”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二、找“生字伙伴”,评“识字大王”1.教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生字伙伴”。2. 合作交流:师:这此生字你认识儿个?请“小老师”教同学们读一读,争取把字音读准。生读生字,相互指正。3.以小组形式向全班展示学习情况,评选“识字大王”。4. 出示生字词卡片,分组识字竞赛。
三、整体感知1. 生自由读课文,想:你读懂了什么?(解决前面的问题及理解“私塾、戒尺、要时、鸦雀无声”的词义还有什么不懂的?2.指名分读课文正音。(指导朗读:示范读、指名读、齐读)3. 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桌互相交流后,举手回答。(这篇课文记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墊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四、学习生字。1.借助多种识字方法识字。
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识字等。
写字比赛:教师范写,学习新笔画,引导书空笔顺。学生练习后,自荐写宇,并评奖。五、课堂作业。1.抄写写字表一遍。2.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一段话。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认读生字卡。2.听写本课生字。二、四人为一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三、研读课文,深人探究1.思考:课文中的孙中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思考: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勤学好问?划出相关的词向。3.集体交流阅读心得,并在交流中及时解决学生先前提出的不懂的问题。重点交流:a.从“照例”、“流利”、“壮着胆子〞 等词语中领悟到孙中山读书认真,学业完成得极为出色,表达了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有进一步要求理解课文意思的愿望。b.当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学生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先生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侧面描写,更突出了孙中山对待学习的认真、执著的态度)c.向先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还要挨打呢?而今天的老师为什么却鼓励学生提问呢?(帮助学生区分清楚:过去私塾封闭式的封建教育与今天民主开放式教育的不同。孙中山在那种棍棒教育下敢于提问,你体会到什么?(明确:孙中山当时就有宁愿挨打也要弄清道理、勤学好问的可贵精神。)同时,解决“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这句话的意思。4. 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提出来讨论交流。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想到了什么?
四、拓展阅读,注重迁移1(出示 PPT积累格言,明读书道理。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些关于读书方面的格言,请你用心读一读,悟一悟,定会有收获。①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②蜂采百花酿佳蜜,人读万卷知深理。③书声歌声声悦耳,粉笔钢笔笔生花。④恒心搭起通天桥,勤合拨开智慧门。⑤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⑥千古文章书卷里,百花消息雨声中。⑦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恨读书迟。⑧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凉州词》教学设计.docx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昆明的雨》教学设计.docx
-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教学设计.docx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卖炭翁》教学设计.docx
-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10 I’d like some noodles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11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段计费解决问题》教学设计.docx
-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docx
-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剪纸中的吉祥纹样》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