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11T 365-2006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技术规程.pdf

DB11T 365-2006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技术规程.pdf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B北京市地方标准编号:DB11/T365-2006备案号:J10880-2006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spection of the depthof coverage and the diameter of reinforcing barsin concrete by electromagnetic method2006-07-25发布2006-10-01实施北京市建设委员会联合发布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北京市地方准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spection of the depth ofcoverage and the diameter of reinforcing bars inconcrete by electromagnetic method编号:DB11/T3652006备案号:J10880-2006主编部门: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批准部门: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施行日期:2006年10月1日2006北京 DB11/T365 -2006钢筋位置,在对应钢筋位置的混凝土表面处做出标记,每根钢筋应至少用3个标记初步确定其位置。4.2.2确定箍筋或横向钢筋位置:避开被测钢筋,在中间部位沿与被测钢筋垂直方向用4.2.1的方法检测与被测钢筋垂直的箍筋或横向钢筋,并标记出其位置。4.2.3确定被测钢筋的检测部位:在相邻箍筋或横向钢筋的中间部位,沿被测钢筋的垂直方向进行检测。4.3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测定4.3.1确定钢筋准确位置后,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4.3.2钢筋保护层厚度测量充许偏差应符合以下规定:1钢筋保护层厚度在40mm(含)以下时,测量允许偏差为± 1 mm;2钢筋保护层厚度在40mm~60mm(含)时,测量允许偏差为±2 mm;3钢筋保护层厚度在60mm以上时,其测量允许偏差应不大于钢筋保护层厚度设计值的10%。4.3.3如果钢筋直径已知,应预置钢筋直径后再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如果钢筋直径未知,可同时检测钢筋直径和钢筋保护层厚度。4.3.4每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被测构件的全部受力钢筋,均应测定其钢筋保护层厚度。每根钢筋应检测1点。2对每根钢筋测点应选取钢筋保护层厚度有代表性的部位,且宜选在结构构件受力的不利部位。3多根钢筋保护层厚度测定时,应在被测构件的同一断面5 DB11/T365 2006上进行。4每一测点应重复测试3次,取最小值为该测点的钢筋保护层厚度。4.3.5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采用其它测试手段进行验证。4.3.6单个测点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判定: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柱类构件为+10mm,-7mm;对板类、墙类构件为+8mm,-5mm。4.3.7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不应大于本规程4.3.6条规定允许偏差的1.5倍。4.3.8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的抽样数量合格判定应按照《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规定执行。4.3.9结构验收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结果评定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规定执行4.4钢筋直径的测定4.4.1设计图纸不详,需要测定已有建筑结构内的钢筋直径,或对工程中钢筋的直径有坏疑时,可采用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直径。4.4.2钢筋直径测量允许偏差:±2mm;4.4.3检测钢筋真径,应首先确定钢筋准确位置。4.4.4每一测点应重复测试3次,取最小值作为测量结果。4.4.5钢筋直径应按测量结果和钢筋规格等级确定。4.4.6检测钢筋直径时,应辅以其它测试手段进行验证。6 DB11/T365-20065检测原始记录与检测报告5.1检测原始记录5.1.1检测原始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1检测现场的情况描述,检测日期、时间、地点、检测环境温度的记录。2被检构件位置和构件编号、检测原始数据的记录及测点布置示意图。3检测仪器名称和编号、检测依据等记录。4检测人员签字。5.2检测报告5.2.1检测报告宜包括下列内容:1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委托单位(委托人):2有关情况描述(设计、施工、监理、监督单位情况描述,检测原因,工程状况等);3检测日期、地点及检测环境条件;4仪器名称及编号;检测依据、检测方法、检测方案与数量、检测点位置示意图,并标明检测部位;6检测数据分析及检测结果;检测结论;8报告签字:检测人员、审核人员、批准人员:9其它必要的说明。5.2.2检测报告格式宜按本规程附录B的规定执行。7 DB11/T365-2006附录A检测仪器校准方法A.0.1校准试件校准试件如图1所示: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