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劝学》《师说》.docVIP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劝学》《师说》.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材回扣四  《劝学》《师说》 活动一 《劝学》基础梳理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例句 本字及意义 ①木直中绳,以为轮 ②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③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④君子生非异也 答案: ①“”同“煣”,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 ②“有”同“又”,复、再;“暴”同“曝”,晒 ③“知”同“智”,见识 ④“生”同“性”,天性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 例句 古义 今义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学问广博精深 ②蚓无爪牙之利 爪和牙是猛禽、猛兽的武器,比喻坏人的党羽 ③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④蟹六跪而二螯 两膝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 答案: ①广泛地学习 ②爪子和牙齿 ③托身,藏身 ④腿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词语 例句 意义或用法 (1)绝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②请息交以绝游(《归去来兮辞并序》)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④楚诚能绝齐(《屈原列传》) ⑤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 (2)强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 ③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④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3)假 ①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②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③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④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苏武传》) ⑤因求假暂归(《孔雀东南飞并序》) (4)者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②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③今者出,未辞也(《鸿门宴》) 答案: (1)①动词,横渡 ②动词,断绝 ③形容词,隔绝的,封闭的 ④动词,绝交 ⑤动词,停止、中断 (2)①形容词,强健的,强大的 ②副词,勉强 ③形容词,弓弩有力 ④有余,略多 (3)①动词,借助 ②动词,假装 ③动词,借给 ④形容词,临时的、代理的 ⑤名词,假期 (4)①代词,……的人(物) ②略表停顿,引出判断 ③语气助词,不译 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例句 活用类型及释义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③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⑤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⑥用心一也 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⑧木直中绳,· 以为轮 答案: ①名词作动词,游泳 ②名词作状语,每天 ③名词作状语,往上/往下 ④形容词作名词,高处 ⑤形容词作动词,变直/变锋利 ⑥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⑦使动用法,使……快 ⑧使动用法,使……弯曲 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指出标志词。 例句 句式特点(请指出标志词) 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②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⑤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答案: ①判断句 标志词:者……也 ②判断句 标志词:者……也 ③状语后置句 标志词:于 ④状语后置句,标志词:于 ⑤定语后置句 标志词:之 学生用书第6页 6.补写出下面文化常识的空缺部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君子:特指 的人。 (2)故不积跬步 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 ”,跨出两脚为“ ”。 答案: (1)有学问、有修养 (2)跬 步 活动二 《师说》基础梳理 7.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例句 本字及意义 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或师焉,或不焉 答案: ①“受”同“授”,传授 ②“不”同“否”,这里指不从师学习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 例句 古义 今义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③吾从而师之 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 ④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大家;许多人 ⑤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 ⑥师不必贤于弟子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答案: ①求学的人 ②表凭借,用来……的、凭它(他)来……的 ③跟从并且 ④一般人 ⑤小的方面要学习 ⑥不一定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词语 例句 意义或用法 (1)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吾师道也 ③吾从而师之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⑤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⑥《烛之武退秦师》 (2)传 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③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④朔气传金柝(《木兰诗》) (3)惑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4)则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②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答案: (1)①名词,老师 ②动词,学习 ③意动用法,以……为师 ④动词,尊师学习 ⑤名词,掌握一定技艺的人 ⑥名词,军队 (2)①动词,传授 ②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东郭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