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docVIP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材回扣七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 活动一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基础梳理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例句 本字及意义 ①毋吾以也 ②鼓瑟希 ③莫春者 答案: ①“以”同“已”,止 ②“希”同“稀”,稀疏 ③“莫”同“暮”,“暮春”指农历三月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 例句 古义 今义 ①童子六七人 男孩子,泛指儿童 ②加之以师旅 军队的编制单位 ③如会同,端章甫 跟有关方面会合起来(办事) 答案: ①少年,未成年的男子 ②军队 ③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词语 例句 意义或用法 (1)方 ①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②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③方欲发使送武等(《苏武传》) ④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⑤使于四方,不辱使命(《论语·子路》) (2)作 ①铿尔,舍瑟而作 ②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③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 ④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⑤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尔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 ②尔何如 ③子路率尔而对曰 ④铿尔,舍瑟而作 (4)如 ①如或知尔 ②如五六十 ③如其礼乐 ④沛公起如厕(《鸿门宴》) ⑤固不如也(《鸿门宴》) ⑥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尽心上》) 答案: (1)①名词,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 ②计量面积用语,多用以计量土地,后加表示长度的数词或数量词,表示纵横若干长度的意思 ③副词,正、将要 ④名词,方形 ⑤名词,地域、边境 (2)①动词,起身、站起来 ②动词,写作、创作 ③动词,劳作 ④动词,振作 ⑤动词,当作 (3)①代词,你们 ②代词,你 ③相当于“然” ④助词,放在象声词或形容词后面 (4)①连词,如果 ②连词,或者 ③连词,至于 ④动词,去,到 ⑤动词,比得上,赶得上 ⑥助词,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例句 活用类型及释义 ①风乎舞雩 ②如会同,端章甫 ③鼓瑟希 ④冠者五六人 ⑤曾皙后 ⑥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答案: ①名词作动词,吹风 ②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③名词作动词,弹奏 ④名词作动词,戴帽子 ⑤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 ⑥形容词作名词,小相/大相 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指出标志词。 例句 句式特点(请指出标志词) ①不吾知也 ②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③以吾一日长乎尔 ④异乎三子者之撰 ⑤浴乎沂,风乎舞雩 ⑥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⑦为国以礼 ⑧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答案: ①宾语前置句 标志词:不(否定词)、吾(人称代词) ②宾语前置句 标志词:何(疑问代词)、以(动词) ③状语后置句 标志词:乎 ④状语后置句 标志词:乎 ⑤状语后置句 标志词:乎 ⑥状语后置句 标志词:以 ⑦状语后置句 标志词:以 ⑧定语后置句 “五六人”“六七人”分别是“冠者”和“童子”的定语 6.补写出下面文化常识的空缺部分。 (1)《论语》:儒家经典之一,与《 》《 》《 》并称“四书”,再加上《 》《 》《 》《 》《 》,总称“四书五经”。 学生用书第14页 (2)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千乘之国是中等国家。乘,音为shènɡ,意为“ ”,这里指的是 ;一乘,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三人,车下步卒七十二人,后勤人员二十五人,共计一百人。春秋时代,战争频繁,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 (3)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宗庙:我国的宗庙制度是儒教祖先崇拜的产物。人们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是儒教徒活动的场所。帝王的宗庙制是 七庙、 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同时,宗庙是供奉历朝历代国王牌位、举行祭祀的地方。文中的“宗庙之事”就是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 (4)浴乎沂 在古代,“沐”和“浴”各有所指。沐,指 ;浴,指 ,相当于现在人们所说的洗澡。 答案: (1)大学 中庸 孟子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春秋 (2)辆  兵车 (3)天子 诸侯 (4)洗头 洗身体 活动二 《齐桓晋文之事》基础梳理 7.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例句 本字及意义 ①王说,曰:…… ②为长者折枝 ③刑于寡妻 ④盖亦反其本矣 ⑤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⑥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答案: ①“说”同“悦”,高兴 ②“枝”同“肢”,肢体 ③“刑”同“型”,典范、榜样,这里用作动词,做榜样 ④“盖”同“盍”,何不;“反”同“返”,回到 ⑤“涂”同“途”,道路 ⑥“罔”同“网”,这里用作动词,张网捕捉,比喻陷害 ⑦“颁”同“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东郭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