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_T 2064-2011秸秆栽培食用菌霉菌污染综合防控技术规范.pdf

NY_T 2064-2011秸秆栽培食用菌霉菌污染综合防控技术规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5.020.01B 15NY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2064—2011秸秆栽培食用菌霉菌污染综合防控技术规范IPM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mold contaminationof edible mushroom cultivated with crop straw2011-09-01发布2011-1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NY/T 2064—2011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万鲁长、宫志远、张柏松、单洪涛、黄春燕、张海兰、任鹏飞、韩建东、任海霞。I NY/T 2064—2011秸秆栽培食用菌霉菌污染综合防控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秸秆栽培食用菌生产中霉菌污染的防治原则和综合防控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利用作物秸秆为主料栽培食用菌霉菌污染的安全防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7096食用菌卫生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127283食用菌术语GB15981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GB202877农用微生物菌剂NY/T 528 1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NY/T1276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 1284食用菌菌种中杂菌及害虫的检验NY/T1731食用菌菌种良好作业规范NY/T 1742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NY5099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NY5358无公害食品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3术语和定义GB12728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霉菌污染mold contamination指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在培养料上非特定培养生长的,对食用菌菌丝正常生长产生不利影响的一类营腐生生活为主的丝状真菌病害。3. 2综合防控integrated prevention and control指利用农业、物理、生态、化学等综合手段预防和控制食用菌霉菌污染发生与危害的方法。3. 3鼓风发酵ventilating fermentation指通过鼓风机鼓风通氧的方式进行秸秆培养料前期堆制发酵的方法,使培养料达到快速升温、均匀腐熟及高热杀灭病虫杂菌的效果。4防治原则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物理、生态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从产地环境、1 NY/T2064--2011生产投人品与栽培关键环节上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和控制霉菌污染,使秸秆栽培食用菌产品质量符合GB7096的规定。5主要防治对象5.1木霉(Trichoderma)污染的优势种为康氏木霉(Trichodermakoningi)、拟康氏木霉(Trichodernapseudokoningi)和哈茨木霉(Trichodermaharzianum)。首先在栽培料长出白色纤细的菌丝体并形成菌落,逐渐变为绿色或墨绿色的霉状物,食用菌菌丝生长受抑制或消失5.2青霉(Penicillium)污染的优势种为圆弧青霉(Penicilliumcyclopium)和产黄青霉(Penicilliumchysogenum)。发生初期,在培养料出现白色绒毛状平贴的圆形菌落,随分生孢子大量形成和成熟,变成蓝绿色或淡蓝色粉状菌斑,外围有狭窄或较宽的白色菌丝圈带,食用菌菌丝生长受阻。5.3曲霉(Aspergillus)污染的优势种为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和黄曲霉(Aspergillusflauus)。黑曲霉菌落呈黑色,黄曲霉呈黄至黄绿色,易形成颗粒状的孢子菌落。5.4脉孢霉(Neurospora)污染的优势种为好食脉孢霉(Neurospora sitophila)。其无性世代属半知菌亚门的链孢霉属(Monilia)。脉孢霉是一种顽固、速生的气生霉,栽培料受其污染后,在料面迅速形成橙红色或粉红色的分生抱子堆霉层。在栽培袋内,霉层可通过某些孔隙迅速布满袋外。5.5黄霉(Myceliophthora)黄霉菌又称黄毁丝霉(Myceliophthoralutea)。初期菌丝白色,病菌产生孢子时,白色绒状菌丝变为黄色至金黄色,秸秆栽培料内出现黄色细粒状霉菌,具有较浓的霉味。食用菌菌丝萎缩,在培养料和覆土之间形成一层绒毡状组织层阻碍子实体的形成,可造成大面积不出菇或出现很少的“僵菇”。5.6毛霉(Mucor)污染的优势种为大毛霉(Mucormucedo)、微小毛霉(Mucorpusillus)和总状毛霉(Mucorracemosus)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